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

(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

雒樹剛: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2012年12月07日08: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八大報告科學把握當今文化發展趨勢和我國文化發展方位,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高度和寬廣視野,深刻闡述了加強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明確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大政方針和目標要求,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理論,為我國文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一定要高舉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旗幟,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開創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持續迸發、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面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新局面。

一、充分認識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大意義

一個文明進步的社會必定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進步的社會,一個現代化的強國必定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的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與我國深厚文化底蘊和豐富文化資源相匹配、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相適應、與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相承接,是我們黨准確把握時代和形勢發展變化、積極回應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承擔的庄嚴歷史責任。

(一)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以黨的十八大為標志,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定性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既要讓人民過上殷實富足的物質生活,又要讓人民享有健康豐富的文化生活。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和重要保証。如果沒有文化的繁榮發展、離開文化的支撐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就不可能實現。現在我們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城鄉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還比較低。特別是隨著人民生活從溫飽達到總體小康,文化消費進入快速增長期,人民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來越高。隻有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才能凝聚起全社會推動文化改革發展的強大力量,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顯著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如期實現。

(二)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是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必然要求

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們黨始終把文化建設放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重要戰略位置,推動我國文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無論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還是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都要求我們必須加快文化改革發展步伐,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同樣,隻有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才能更好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重要作用,推動文化建設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三)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沒有文化的積極引領,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綜觀世界幾千年歷史,中華民族之所以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綿延不絕,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有深厚的文化傳統,有共同的精神家園。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滋養著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著中華民族的創造力,是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離不開中華文化繁榮興盛。隻有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才能進一步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和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形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優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動力和有力支撐。

下一頁
(責編:趙晶、李曉明)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