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認為,“隨著中國的迅速崛起,中國文化業開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和復興時代。” 這印証了美國學者弗裡德曼的觀點,他認為“一種為重新確立文化上所界定的新的認同的奮斗出現了”。 如今,西方文化由於面臨金融危機、環境問題等各種危機而受到質疑,與此相反,曾宣稱“歷史終結論”的日本學者福山也在新作中承認了中國模式的成功之處。這給我國文化建設帶來重要的戰略機遇時期,然而,印度學者譚中指出“中國發展本身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美國及跨國金融集團,也取決於中國政府及領導精英對中國發展的未來方向清晰的明察。” 此外,正如法國人類學家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evi-Strauss)指出,每一種文化都可以而且應該為其自身的行為和活動提供評價標准。 國際環境的復雜性,加上文化的特殊性、長期性,決定了我國文化建設機遇與挑戰並存。
一、文化體制改革滯后抵消了我國文化領域進入戰略機遇期的潛在價值
文化體制機制創新是文化創新的基礎,是文化創新得以實施的制度環境和先決條件。國家實施文化創新戰略的基本目標是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提升國家的文化國力。30年來,由於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漸進性道路的限制,使文化體制改革呈現出“非均衡”的特征:文化行業的外層制度改革和基層單位管理體制改革是改革的主流,但這種外層制度改革和基層文化單位的改革都只是一種技術層面上的“改良”,都只是一種“邊緣突破”。 文化領域的改革並沒有發展到用整體制度創新來替代文化體制中的核心制度框架。國有文化單位的體制缺陷和能力缺陷並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如資源配置非競爭性與約束軟化,機構的激勵機制、效率機制缺失,文化單位運營成本扭曲。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總體上仍然處於一個初中級發展階段。 改革開放30多年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所形成的基礎環境,為文化發展提供了歷時性戰略機遇期。然而, 我國文化發展從長期的“短缺經濟”體制中解放出來后,具有“恢復性增長”或“補償性增長”的特征,文化行業領域出自行業本身的、具有“內生發展”特點的文化發展模式尚未普遍出現。 行政化的公共文化管理體制,既使得有效財政投入不足,又壟斷公共文化服務的提供,不合理地限制社會力量參與公共文化建設。區域分布和行業發展不平衡,文化市場體制分割、文化市場建設滯后、公權力進入文化市場並形成新的壟斷等體制性因素正在誘發企業對政府的“不良博弈”,使我國文化行業無法把握戰略機遇期的潛在價值,在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競爭中處於整體劣勢,我國傳統的文化發展模式和管理體制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二、文化政策目標彈性與政策工具所導致的“不良博弈”問題值得重視
政府通過提供政策成為文化創新的決定性力量。黨和政府通過提高基本文化和經濟政策,掌握了文化體制改革的領導和控制力量,並將文化創新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國家文化創新體系建設提高了強勁的推動力,國家相關部門為此制定出台了一批激勵文化創新的政策。但是,由於我國地區差異、行業差異及層級差異持續擴大,使得中央政府武打在全國統一管理,需要保持一定的“制度彈性”。國家層面的政策目標不得不實現彈性目標,反映在政策目標選擇上,就是具體改革目標的可變性﹔政策路徑需要多樣化﹔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需要中央放鬆管制、鼓勵地方發揮主動性、探求地方改革道路的實驗,然而,這又從另一個方面導致了地方與中央政府“博弈”的產生。 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轉移文化支出責任﹔地方利用不對稱信息,按照地方領導偏好而不是政策目標安排使用國家公共文化資源﹔強調地方文化的特殊性,要求國家提供更多的公共政策資源,推動公共資源的地方、部門化等。更深層的原因是:我國文化體制改革中存在著意識形態領導模式要求全力集中於文化市場發展要求全力分散的結構性矛盾。文化體制改革的內容包含了“文化業務管理模式”和“意識形態領導模式”的雙重調整,不僅涉及到各級行政機構、各部委與地方之間行政能力的劃分,還涉及作為獨立核算單位的文化機構的權利、責任、法人地位以及他們同國家的關系問題,即產權以及附著在產權至上的文化單位經濟利益、行業利益格局和意識形態安全等問題, 有國外學者指出,“雖然創意產業被視為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但仍然保留著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 我國文化產業政策上缺乏制定有效的具體“限定性”政策,隻有評價性政策。 這使文化政策目標彈性與政策工具所導致的“不良博弈”問題更加困難。中央與地方的“博弈”在各個層面上展開,地方政府利用文化體制改革的高度復雜性與中央政府進行“不良博弈”,使文化體制改革進展艱難,並需要政府支付越來越大的改革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