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記醞釀經濟改革重要思想的專家會
張卓元
2013年02月18日10:53   來源:前線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幾點粗淺體會

  作為11次座談會的與會專家,我有三點體會。

  首先,座談會為我國明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回顧1991年秋冬,經濟學界懷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大有人在,報刊上常可以看到不贊成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文章。可以說,這11次座談會最重要的意義就是為中央下決心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促成了黨的十四大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目標模式,並使此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成為我國經濟學界的主流觀點。大部分原來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表示疑慮的經濟學家,也轉而公開表示接受十四大的決定。

  其次,座談會上中央領導的插話和專家發言,為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俗稱“50條”)的誕生提供了許多重要觀點和素材。“50條”,被認為是我國市場化改革過程中一個很好的頂層設計,其中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五大支柱至今仍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50條”指出:“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証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同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些主要環節是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構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

  顯然,座談會上的一些思想體現於“50條”之中。比如,既要利用外資,也要發展國內多種經濟形式﹔要試點搞股份制,找幾個大的企業試一試﹔擴大對外開放,敢於利用外資包括世界銀行貸款,發展對外貿易,多搞外貿信貸﹔尊重人才,重視科技進步﹔加強和完善宏觀經濟調控,等等。

  最后,從研究經濟思想史的角度,披露11次專家座談會的內容可以更充分地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的過程和根據。我過去寫的或主編的一些論著,對於“為什麼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多歸結為兩點:一是1991年、1992年有經濟學家主張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改革的目標,二是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的推動。這兩點雖然沒有錯,但沒有全面、完整地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的過程。現在看來,正是1991年11次座談會,與會專家基本上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可以作為改革目標的共識,形成了對這一新體制的兩點解釋或要點的共識,才為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作了理論准備和思想准備。

  今年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二十周年。回望1991年召開的11次專家座談會,目的是增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確立的豐富內容和真實性,也是全面客觀研究經濟思想史非常需要和必不可少的。

(作者: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
 

(責編:趙晶、朱書緣)

相關專題
· 《前線》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