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新社區
現在各地都在興建社會主義新農村。在不少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在原有的自然村基礎上通過舊房改造而成的,也有的是在原有的自然村附近的空曠地帶建成的,原有的舊房在居民搬遷后被拆掉,土地經過整理,重新變為耕地。無論以哪一種方式建成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都是農村新社區的起點。
農村新社區的進一步建設,一般有五個內容:
第一,農村新社區要實現園林化,成為綠樹成蔭、花草茂密的適合居民居住的居民區,而不能隻以蓋好幾幢高樓為目標。
第二,農村新社區要成為環境清潔的居民區,實現污染防治、垃圾回收和利用、符合低碳節能要求的居民區。
第三,農村新社區一定要實現公共服務到位,建設衛生院、托兒所、幼兒園、小學、養老院、公共交通、自來水、通信、文化室、安全保衛等相應設施,使得農村新社區內的公共服務與城區的公共服務基本上相同。
第四,在社會保障方面,農村新社區應當及早實現城鄉一體化,不存在農民與城區居民的身份限制。
第五,在社會管理方面,農村新社區應實行民主管理制度,社區管理機構的負責人由社區居民選舉產生,社區居民也可以罷免不稱職的負責人。
在實現上述各項要求之后,村級自治就改為社區自治,農村新社區成為基層單位,也就納入城鎮化了。城市居民和農民之間的權利平等了,身份限制不再存在了。
農村新社區居民的就業狀況,是多樣化的,因地而異。在調查過程中,我發現各地有不同的做法。
例如,在某些地方,由龍頭企業牽頭,把農民組織起來,農民把土地入股到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在這些土地上按土壤的性質,有的種果樹,有的種糧食,有的種葡萄,有的種飼料。在建設用地上,蓋起了各種工廠,在草地辦起了牛羊飼養場,此外還辦了養豬場、養雞場等等。農民願出外打工的,聽他們自願。不願外出的,把農民分配到工廠當工人,或到果園、葡萄園、糧田、飼養場工作。這樣,每個農民每年按股分紅,每月還有工資可得。龍頭企業還建起了宿舍區,按社區模式管理,分配居民居住。公共服務設施也由龍頭企業興建。這又稱“公司+社區+農戶”模式。我們在山東煙台市就見到這種模式。
又如,在某些地方,由農民專業合作社牽頭,把農民組織起來。農民專業合作社有的專門生產茶葉,有的專門生產西瓜,還有的專門生產柑橘等等。同時,也由農民專業合作社牽頭,把農民組織起來,或改造舊民居,或在附近的空曠地帶新建居民區,使農民遷入居住。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組織生產,而改造后的舊民居或新建的居民區,則由住戶選舉的村委會或社區管委會管理。這是一種“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區+農民”的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農民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之間訂立合同,由龍頭企業提供技術,提供生產資料(如種子、化肥、灌溉機械),並統一收購產品,經營銷售。我們在重慶市的江津、長壽、梁平等地見到過這種模式。
再如,在某些地方,在市縣政府或鄉鎮政府的主持下,在把農民組織起來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給農民一定的建房補助,動員農民自建新房,或改造舊房,政府再投資建設公共設施,並在這裡實行社區式的管理。農民則轉向專業化的生產,如每家都有蔬菜大棚、草莓大棚,精耕細作,產量高,收入增多。生產由各戶自己負責,社區則組織專業的運輸隊,幫助農民把產品運往農貿市場去銷售,或者,社區把這一帶改造為旅游點,農民辦農家樂,或婦女制作手工藝品,吸引游客前來選購,也包括購買新鮮水果、蔬菜、土特產等。這又是一種模式,可以把它稱為“社區指導下的農民自營模式”。我們在貴州畢節市見到過這種模式。
還有另一種模式。這就是在某些地方,在市縣政府或鄉鎮政府的主持下,在把農民組織起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幫助農民集體創業,如全體或大部分農村勞動力從事工業、建筑業、物流業的工作。生產由農民組織的公司和民選的公司董事會負責經營管理,生活則由社區統籌安排,社區管委會負責人同樣是民選產生的。可以把它稱為“社區指導下的農民集體經營模式”。我們在天津市濱海新區見到過這種模式。
農村新社區的模式肯定不限於上述幾種。各地正在根據自身的情況,繼續探索。這也是很自然的。應當把不同模式的涌現和不同模式的並存,看成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城鎮化過程中的正常現象,而且是一種可喜的現象,因為這種現象的出現正是調動了民間蘊藏已久的積極性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