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首先說資本主義的科學技術。清代一些人把這些物質文明說成是“奇技淫巧”,但又不得不承認人家“船堅炮利”。洋務運動的出現是不得已而為之。指望洋務運動從根本上改變中國封建社會的落后是不可能的,但以后來的革命觀全盤否定洋務運動也是不公正的。比如,在洋務運動中發電技術的引入,改變了中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西醫在中國的引入和普及,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電訊的引入,千百倍地提高了信息的傳播速度﹔煉鋼、鐵路、機械、紡織、造船、海運、招商等等近代工商業的建立,奠定了中國民族工業的基礎,這基礎盡管十分薄弱,但畢竟實現了從無到有。客觀地說,洋務運動功不可沒。遺憾的是洋務派諸多活動的目的,完全是為了維護封建社會那個“體”,從這個意義上講洋務運動又是不成功的。
晚清搞洋務運動,和當代中國搞改革開放有本質的不同。前者是封建社會為了自身“救亡圖存”﹔當代中國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的求富圖強。但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作為一種思想文化遺產,是一種可以被賦予時代精神,為改革開放服務的文化資源。任何一個國家,要全盤否定或無視自家的傳統文化,是不可能完成現代化的。同樣,不分良莠地死抱著傳統文化當命根子,也不可能實現現代化。西學為用,這是必需的。我國在實現現代化的進程中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引進“西學”勢在必行。比如電腦和互聯網都是“西學”,它已滲透到中國社會生活的一切角落,這是不爭的事實。至於自由、平等、民主,並非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利,鄧小平指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馬克思說共產主義社會將是“自由人的聯合體”,這不正是我們的追求和理想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