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中國夢”的真正價值在於民族敢於夢想的精神
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副教授 吳 旭
2013年06月27日16:31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夢的碰撞:中國夢,不僅是中國人自己做的夢,也是中國為世界打造的夢

夢想與夢想之間會有碰撞,而夢想與現實之間更免不了沖突。

夢想與現實之間如果沒有距離,那夢想也就不成其為夢想了。當“美國夢”最初被提出的時候,美國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最困難的1931年。當時,美國經濟陷入大衰退之中,股市崩盤,銀行倒閉,勞資矛盾頻仍,社會沖突異常尖銳,而大西洋彼岸二次大戰的陰影正漸漸向美國移來。正是在這一晦暗迷惘的時代背景下,吉姆·亞當斯在《美國時代》一書中,這樣描畫了他的“美國夢”:“這不是一個關於汽車和高速公路的夢想,這是一個關於社會秩序的構想:在這個社會裡,無論男女,每個人都能夠實現上天賦予他的全部內在潛能,而同時也被其他人認可這種自我價值,不因其出生環境和地位而改變。”后來,隨著二戰后美國在世界范圍內超強地位的確立,“美國夢”的提法也逐漸被整合到美國發動的全球魅力攻勢中,作為在冷戰時與蘇聯爭雄的一個“軟”籌碼。冷戰勝利后,“美國夢”更是所向披靡,高歌猛進,成為了某種意義上的“世界夢”。

這一態勢,一直持續到2008年。

2008年發生了兩件震動世界的大事。一件是美國爆發的次貸金融危機,一件是中國主辦的北京奧運會。也許是巧合,也許是歷史開的一個小玩笑,北京奧運會勝利閉幕、普天同慶的8月18日,正好也是雷曼兄弟公司倒閉,從而引發世界金融市場“多米諾骨牌”效應的那一天。金融危機所帶來的連鎖效應,使得以花園洋房為符號標志的中產階級“美國夢”開始癱軟變形;而太平洋彼岸,北京奧運會的焰火在全世界眾目睽睽之下炫麗綻放,愈發將這種此消彼長的反差映襯出來。一時間,“北京共識”將取代“華盛頓共識”的呼聲,不絕於耳;甚而至於,由中美兩強共管共治世界的“G-2”模式,也被戰略學者們煞有介事地提了出來。朦朦朧朧看起來,中國趕超美國似乎指日可待,而中國引領世界也幾成必然。

隨后的事實証明,我們可能過早地把夢想與現實混為一談了。用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沈大偉的說法,中國在世界的存在,廣度遠遠大於深度,還不具備調動和影響世界的國際實力,也還不能稱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強權,而隻能算是一個“半路強權”(partial power)。換句話說,中國是世界利益的大股東,但還不是控盤的庄家。美國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付諸實施的 “亞太再平衡”戰略,使得亞太的地緣政治天平“不再平衡”。美國以現任亞太盟主的身份,以軟硬兩手再次向盟友們証明了“美國不是萬能的, 但沒有美國是萬萬不能的”的信條。在東亞這個巨大的地緣政治“蹺蹺板”上,美國把自己的力量全壓了上去,中國這一端開始失衡鬆動,平衡眼看就要被打破。於是,“中國夢”中的國際色彩,就不能不被放到桌面上來了。在首訪俄羅斯的講話中,習近平面對著中國昔日的戰略盟友,承諾“我們要實現的中國夢,不僅造福中國人民,而且造福各國人民”。“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安全威脅,單打獨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體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選擇”。換句話說,中國夢,不僅是中國人自己做的夢,也是中國為世界打造的夢。

就在中國新領導人們暢談夢想的時候,現實的陰霾和污濁,卻正在侵蝕污染著中國最大的兩座城市:北京與上海。而中國自己,也仿佛突然間意識到,中國的夢想,不能隻被物質的標准所衡量;而那些最有價值的東西,未必都能夠通過價格體現。如果夢想那麼容易就能夠實現,那麼夢想的價值是否也被打上了折扣。

一個民族有一個民族的夢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而每個人也有每個人的夢想。夢想的內容或許不同,但夢想的精神卻能穿越任何政治和文化的隔閡。在鑄造自己夢想的時候,中國既要學會在世界面前講述自己的夢想,也要學會承受夢想與現實之間那永遠也無法彌合的空隙。但有一點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要做個好夢,你必須先要平心靜氣,去除雜念,酣然睡去;而要實現夢想,你必須先從夢中醒來,抖擻精神,振作前行。

(作者著有《為世界打造中國夢》一書)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凝聚中國力量 實現中國夢
· 《人民論壇》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