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宋曉梧 遲福林:建立高層次改革協調機構
2013年06月27日14:09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頂層設計與部門推動有機結合

從近10年來的改革實踐看,改革需要克服部門利益,但又不能繞過部門推進改革。成立改革協調機構,就是將改革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指導督辦與部門推動有機結合,形成推進改革的合力。

1.既要保証改革協調機構的權威性、也要充分調動部門改革自主性。在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國家體改委在改革關鍵時期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作為一個利益超脫、專司改革的國務院組成部門,國家體改委主導了多項重要領域的改革。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由於職能逐步細化,體改委開始參與一些涉及職能部門的具體改革。這就難免與一些部門的職能產生交叉重疊,引發矛盾。這也是體改委被撤並的原因之一。

總結歷史經驗,改革協調機構要著力於改革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和指導督辦,把統籌協調和部門具體推動結合起來,二者缺一不可。

2.充分估計改革頂層設計、頂層推動和統籌協調的現實需求。目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面臨著各種既得利益的掣肘。

(1)部門利益突出。以行政審批為例,行政審批權的改革往往以“合並同類項”的形式出現,某些領域的行政審批名義上看數量減少了,但實際審批事項卻有增無減。這其中不乏摻雜了某些部門利益。

(2)地方利益突出。在現行的中央地方關系下,近年來地方政府的自身利益傾向有逐步增強的趨勢。

(3)行業壟斷利益突出。鐵路行業政企分開長期難以轉變,背后是巨大的行業利益鏈條。由此看來,僅靠部門很難實質性推進改革。

3.把改革的統籌協調與部門推動緊密結合。

(1)明確高層次改革協調機構同部門之間的改革分工。高層次改革協調機構重在建立跨部門的協調機制、超脫部門利益的推進機制,以加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有效推進深層次、綜合性改革。

(2)充分並發揮各部門的業務優勢。明確部門推進改革中的分工,充分發揮各部門具體推動改革的業務優勢,以保証部門對改革決策的認可和推進改革的責任擔當。

(3)支持部門和地方的改革試點。給予部門和地方一定的改革探索權,鼓勵部門地方創新改革的推進方式。

(4)在新一輪大部門體制改革中推動部門實現決策權、執行權和監督權的分開。

整合現有改革協調機制合力推進改革

新時期推進改革,需要頂層設計和頂層推動,也需要廣泛的社會參與。這就需要在新成立高層次改革協調機構的同時,形成充分利用多方智慧、凝聚改革共識的新機制。

1.原國家體改革委之所以能夠在改革協調上發揮重要作用,重要原因在於調動各方面的資源研究、謀劃和探索改革。

(1)注重聯系智庫。形成相關研究力量和研究網絡,充分利用各方智慧為改革出謀劃策。

(2)注重聯系地方。謀劃地方改革試點,通過以點帶面、總結地方經驗普及和推進改革。

(3)注重國際合作、交流與研討。通過考察、總結、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推進改革。

2.整合現有的改革協調機構。這幾年,為了推進相關方面的重要改革,先后由中央領導同志牽頭成立專門的改革領導小組。這些改革領導協調機構在調動各部門力量、配套推進專項改革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建議在此基礎上,新成立的改革協調機構,要有效整合、充分利用現有改革協調機制所形成的資源,以加強全面改革的頂層設計、統籌規劃、協調指導和監督推進。這樣,既有利於統籌規劃全面改革,又有利於把現有的力量整合起來。

3.成立專項改革研討小組。建議在整合現有改革協調機構的同時,可考慮設立各類專題改革研討小組。形成改革研究廣泛的社會網絡,集中多方智慧為改革出謀劃策。這樣,既能夠確保改革總體規劃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又能夠確保各類專項改革規劃之間的協調配套。 (作者分別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來源:《改革是最大紅利》

(責編:萬鵬、趙晶)

相關專題
· 理論書庫
· 聚焦國務院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
· 遲福林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