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理論>>人民日報理論版

賴德勝:和諧勞動關系助圓中國夢

2013年07月05日08:0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創造性勞動須以和諧勞動關系為基礎

歷史經驗表明,一個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勞動關系大多會經歷從和諧到不和諧的過程。如果處理得好,勞動關系從不和諧復歸和諧,就能比較順利地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否則,就會在相當長時間內處於發展的瓶頸期,甚至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我們討論中國夢,很自然地會聯想到美國夢。其實,美國夢實現的道路並不平坦,其中就包括勞動關系的失衡與修復。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20年代是美國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時期,但也是勞資關系最為緊張的時期,工人的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死傷事件頻繁發生。特別是經濟大蕭條時期,物價持續上漲,工人大量失業,勞資矛盾更加尖銳。對於美國如何走出經濟大危機,現在流行的故事講的主要是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和羅斯福新政。但實際上,羅斯福新政不僅僅包括出台了諸多經濟政策,而且包括出台了諸多社會政策。有人將這些社會政策概括為四個方面:一是聯邦緊急救濟署和工程振興署的成立,使聯邦失業救濟成為半永久性的措施﹔二是全國勞工關系法案的頒布,為工會的集體議價提供了一個有保障的框架﹔三是通過社會保險法案,建立了第一個全國性的社會保險體系﹔四是通過稅收法案,恢復了再分配稅體系。這些社會政策較好地解決了嚴重的勞資矛盾,為美國經濟社會穩定發展提供了保障。

我國當前的勞動關系總體是和諧的,但也存在諸多不和諧因素。其中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勞動收入佔比不斷下降,目前已嚴重偏低。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勞動收入佔比是不斷提高的。比如,美國的勞動收入佔比從19世紀70年代的50%上升到20世紀80年代的74%,加拿大從20世紀20年代的55%上升到20世紀80年代的71%,英國從19世紀70年代的45%上升到20世紀80年代的66%。勞動收入佔比上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教育培訓等的發展,人力資本水平不斷提高。人力資本是創新的重要源泉,如果其回報足夠高,就會激發創造性勞動﹔否則,就不利於創造性勞動的激發。我國最近30多年來,人力資本不斷增加,但勞動收入佔GDP的比重不斷降低,從1984年最高時的54%下降到2007年的41%。勞動收入佔比的這種反向變化,意味著勞動沒有得到充分的回報。實際上,我國當前勞動關系的種種不和諧,一個基礎性原因就是勞動收入佔比不斷降低。中國夢的實現有賴於創造性勞動的發揮,這要求理順勞動和資本的分配關系,給勞動以足夠的激勵,使人們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萬鵬、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