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干部教育世紀歷程》 高世琦編著 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高世琦,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畢業,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現任全國黨的建設研究會副會長、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長期從事黨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歷任中央組織部干部教育局處長、局長,中央組織部辦公廳主任、秘書長。曾多次主持或參加有關重要文件文稿起草工作和有關重要會議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
《中國共產黨干部教育世紀歷程》簡介
由高世琦同志編著的《中國共產黨干部教育世紀歷程》一書,於2013年3月由黨建讀物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系統回顧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的干部教育工作發展歷程的社科綜合圖書。全書分為140個專題,對我黨干部教育工作的重大歷史事件、重大決策部署、重要會議活動和重要政策文件,以時間為線索,進行了專題記述﹔對於各個不同歷史時期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特點和經驗,選擇適當的時間節點切入,進行了總結和綜述。全書視野開闊、史料翔實、見解深刻,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權威性和資料性。
本書是系統學習黨的干部教育史、深入領會干部教育工作方針政策的重要參考圖書,也是一部研究干部教育工作的教科書、工具書,對於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具有重要指導作用,同時也是做好黨史黨建工作的重要參考資料,具有很好的史料價值。
12 培養紅軍干部的“紅埔”
1931年9月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后,中央革命根據地形成。毛澤東在寧都找何長工(紅八軍軍長)與鄧萍(紅五軍軍長)談話。他談到,我們決心下點本錢,調你們兩個軍長和幾個師長,還有十幾個團長和政委來辦個學校。北伐時有個“黃埔”,我們要辦個“紅埔”。培養紅軍干部,源源不斷地向紅軍輸送經過學校訓練的軍政素質好的紅色指揮員。還說:新舊軍閥都懂得有權必有軍,有軍必治校的道理。我們是人民的軍隊,為了戰勝反動派,也要學會辦校治軍,培養自己的人才。
早在1927年11月,為了適應井岡山武裝斗爭的需要,培養軍隊和地方武裝干部,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在寧岡縣礱市西北五虎嶺南麓的龍江書院開辦了軍官教導隊。軍官教導隊隊長由黃埔軍校的四期學員,參加過北伐戰爭的呂赤擔任(后為梁軍),黨代表蔡鐘(后為蔡會文)。1928年4月,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部隊與毛澤東會師井岡山,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隨后成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教導大隊,遷到茨坪。1929年3月,以其為基礎,成立隨營學校。1931年11月25日紅軍學校正式命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設在瑞金夫子廟后楊姓宗祠。1932年,改稱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至1933年8月,共辦了6期班,每期學員600—1000人。
根據反“圍剿”斗爭的需要,蘇區開展了大規模的“擴大紅軍”運動,紅軍又組建了一些新的軍團和一些新的兵種。為了加緊培養紅軍的各級干部和專門人才,中革軍委決定把紅軍學校擴大為五所學校,即中國工農紅軍大學、紅軍第一步兵學校、紅軍第二步兵學校、紅軍特科學校、游擊隊干部學校。其中,紅軍大學是以紅軍學校的上級干部隊(學員為有兩年以上實際經驗的連以上干部)和高級班(學員為有兩年以上實際經驗的團以上干部)為基礎成立起來的。1933年11月7日正式開學,由何長工任校長兼政委,徐夢秋為政治部主任。
紅軍大學的教學堅持著重階級教育與黨性鍛煉、理論聯系實際、前方與后方相結合的原則。教育訓練從實際出發,少而精,理論與實際並重,注重提高學員的軍政素質。教育訓練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政治教育。開設馬列主義基本理論知識、共產黨的綱領和政策、革命的形勢與任務的課程,如社會發展史、黨的建設、紅軍政治工作等,以提高學員的階級覺悟和政治理論水平,確立革命人生觀,能自覺為革命英勇奮斗。按照古田會議決議的要求,教學堅持採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授法,調動了教與學的積極性。二是軍事教育和軍事訓練。以總結紅軍的經驗為主,並吸收中外有益的經驗,學習軍事知識和技術。三是文化教育。設有專職的文化教員,有自編的學文化教材,有俱樂部,幫助學員識字,提高文化水平。
學校下設高級指揮科、上級政治科、參謀科,附設教導隊、高射炮隊、測驗隊。有專職教員16人。學員大部分是中革軍委和總政治部從紅軍中抽調在反“圍剿”戰爭中榮立戰功,有實戰經驗又有一定文化科學知識的營、團以上的中高級干部。第一期學員六七百人。其中高級指揮科學員有程子華、彭雪楓、宋任窮、張宗遜、郭天民、郭建屏、曹裡懷、黃蘇、蘇靜、周子昆、楊梅生等人,上級政治科學員有韋國清、劉道生、蘇振華、唐亮、郭鵬、鐘榮等人。
【推薦閱讀】
思想上建黨的歷史寫照——《中國共產黨干部教育世紀歷程》簡評
1 在學習傳播馬列主義中創建中國共產黨
3 毛澤東創辦湖南自修大學
7 大革命時期的黃埔軍校
8 農民運動講習所:農民革命的大本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