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抗大各分校的情況
抗大第一分校於1938年12月在陝西省延長縣組建,先后轉戰華北、山東,在敵后辦學7年多,為軍隊和地方培養干部2.4萬余名。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后,奉命進軍東北,改為東北軍政大學第三支隊。第一分校是抗大分校中創辦最早、歷時最長、培養干部最多、辦學成績顯著的一所分校,為鞏固和發展山東敵后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為“敵后辦學的先鋒”。
抗大第二分校於1938年12月成立,1944年3月撤銷建制,歷時5年多,共培養了2萬余名干部,在晉察冀抗日武裝力量的建設和根據地的鞏固與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抗大第三分校是1937年7月抗大總校離開延安挺進敵后辦學時,留下一部分教職學員組建的。1941年11月與軍政學院第三、四隊合組為軍事學院,至1943年3月編入抗大總校。盡管開辦時間不長,但由於在延安環境相對安定,第三分校得以保持正規化教學秩序,培養了2600余名具有相當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八路軍的發展壯大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抗大第四分校於1940年3月在豫皖蘇邊區創建,在淮北洪澤湖畔發展,1945年抗戰勝利后結束,是新四軍中成立最早、歷時最長的一所分校。它吸收華中和江南的知識青年,在江淮平原的艱難條件下堅持辦學,共培養了近5000名干部,為新四軍第四師和豫皖蘇抗日根據地的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抗大第五分校是在1940年11月,由新四軍江北指揮部軍政干部學校、新四軍蘇北指揮部干部學校、新四軍皖東干部學校於江蘇鹽城合並組建。1941年4月,抗大總校第二華中派遣大隊與第五分校會合,加強了該校的力量。陳毅、黃克誠、吳勝坤、洪學智、賴傳珠、馮定、謝祥軍、余立金、薛暮橋、張興發、王信虎、賀敏學、唐克等擔任過分校領導工作。1941年10月,該校編為“華中抗大總分校”。並組建新的抗大第五分校。1942年底,部隊精簡,抗大第五分校停辦。1944年夏,恢復抗大第五分校。日本投降后,該校改編為新四軍蘇北軍區鹽阜軍分區獨立旅。第五分校先后培養了近5000名軍政干部,為新四軍的發展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的鞏固作出了貢獻。
抗大第六分校正式成立於1940年11月,1943年冬結束,在太行山區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培養了數千名干部,為堅持太行山抗日游擊戰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抗大第七分校於1941年7月在晉西北興縣創辦,1943年轉移到隴東地區,1945年11月結束。第七分校轉戰於黃河兩岸,歷經艱辛,在抗日戰爭的烽火中堅持一面學習,一面生產,通過教育訓練和勞動鍛煉,為八路軍培養了大批年輕干部。
抗大第八分校於1941年5月以新四軍第二師軍政干部學校為基礎創辦,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后結束。第八分校共舉辦4期,培養學員約2000人,為新四軍第二師的發展和皖東抗日根據地的建設作出了貢獻。
抗大第九分校於1942年5月由抗大蘇中大隊改編成立,1944年夏改為“蘇中公學”。它是在蘇中敵后抗日游擊戰爭條件下,堅持一面戰斗、一面教學,以戰斗保衛學習的一所分校。第九分校在近3年中,共辦了5期,為新四軍第一師、第六師和蘇中、蘇南抗日根據地培養了3300余名軍政人才,特別是培養了一批華僑青年干部,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抗大第十分校於1942年2月成立,至1945年9月抗戰勝利后結束,歷時3年多,先后辦了5期,為新四軍第五師和豫鄂邊區培養了4000多名軍政干部,被譽為堅持在豫鄂邊區敵后根據地培養訓練干部的“背包大學”。
抗大太岳分校於1944年10月以抗大太岳大隊為基礎組建,1945年10月並入“晉冀魯豫軍政大學”,歷時一年多。它是為八路軍第一二九師第三八六旅和太岳軍區部隊培養干部的一所抗大分校。
抗大太行分校於1945年春以抗大太行大隊為基礎組建,隸屬八路軍太行軍區。童國貴、彭崇珠、孟擎宇、李克如擔任分校領導工作。1945年秋,與太岳分校和抗大總校一部在山西省長治地區合並組建八路軍晉冀魯豫軍區軍事政治大學,專為第一二九師短期輪訓基層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