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特種部隊:國家倚重的戰略工具
在增加編制人數的同時,各國還不斷加大特種作戰裝備的研發力度,使特種部隊如虎添翼。為了能夠更隱蔽地進行滲透,美、俄、法、德等國正在加緊設計和研制微型潛艇,其隱蔽性出色,攻擊力更強,適於在近海或淺水海區執行破壞敵海上交通運輸線、輸送特種隊員登陸、破壞港岸設施和重要目標等任務。
據媒體報道,俄羅斯正在研制“食人魚”級小型潛艇,可滿足“打了就跑”的戰術需要。法國正研制SMX-22水下系統,該系統包括小型作戰潛艇,它們的主要任務是在淺海區域組織實施戰斗,進行偵察、探測水雷障礙、布設水雷、對敵進行魚雷和導彈攻擊等。
除了升級裝備,培養人才更是各國特種部隊建設的頭等大事,這其中就包括加強特戰人員的語言能力。美軍認為,新一代特戰隊員將明確分工,各自關注特定國家,學習該國語言和文化,努力成為該國的文化專家。美海軍“海豹”突擊隊第6分隊部分成員就能說普什圖語和烏爾都語,執行獵殺本·拉登任務的正是這支小分隊。
近日有報道稱,印度軍方正在加強印軍特種部隊語言方面的訓練,他們認為,特種部隊要深入敵方腹地執行隱秘、非常規的任務,必須要對目標國家的語言、文化和行為模式有一定了解。印度軍方特別強調對漢語的學習,要使其官兵掌握這種“戰略性外語”。
特種部隊並非萬能
盡管特種部隊在實現國家利益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這並不代表特種部隊是萬能的。顯而易見,精干的特種部隊不可能每次都能戰勝數量龐大的常規部隊,微型潛艇也不可能保証特種部隊行動的絕對隱蔽。隻有選准作戰時機,投放於適當區域,針對特定作戰目標,特種部隊才能發揮出強大的作戰能力。
其實,世界上也不乏特種部隊作戰失利的案例。1968年1月17日,朝鮮第124部隊一支31人的特種小分隊身著韓國軍服,穿過朝韓交界的“非軍事區”,執行朝鮮人民軍偵察局賦予的刺殺韓國總統朴正熙的秘密任務。
經過數天跋涉,這支小分隊順利潛入漢城,直逼青瓦台韓國總統府。但行動被韓國軍警察覺,雙方在漢城展開激戰。最終,這支小分隊成員大部分被擊斃,隻有一人逃脫返回朝鮮。
可見,特種部隊也有其局限性,其滲透行動容易被發現,也難以以寡敵眾,並且一旦行動敗露,將損害國家聲譽和利益。
目前,受作戰保障限制,世界大多數國家的特種部隊都還難以獨立執行作戰任務。特種部隊在執行任務中,必須首先得到情報信息支援,需要各種偵察手段提供打擊目標的准確信息,在行動過程中還需要順暢的通信保障。
尤為重要的是,特種部隊執行的任務戰略性強,隱蔽性、秘密性高,政治風險大,稍有不慎將造成戰略全局被動。在國家戰略博弈日益激烈復雜的情況下,特種部隊隻有確保萬無一失地完成任務,才能成為國家倚重的戰略工具。
(黃曉偉 呂正韜 作者單位:解放軍某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