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2012年軍事法學研究熱點述評(下)
積極推進落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
2013年08月01日14:41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標題:積極推進落實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方針

開展武裝沖突交戰規則研究

武裝沖突法的研究歷來是軍事法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武裝沖突法的理論研究更具有突出的必要性與實踐意義。2012年,武裝沖突法研究取得的學術成果數量多、質量高,軍地之間也在多項研究課題上形成了良性互動。除了國際人道法、戰爭犯罪、國際刑事法院、聯合國維和行動等傳統研究課題外,本年度學界研究的熱點集中於武裝沖突交戰規則與保護責任的法律問題。

有學者分析了交戰規則的五個主要特點,說明了對交戰規則定義的認識。同時介紹了目前有關國際組織和國家的交戰規則制定情況,以期進一步理解並明確制定交戰規則的基本依據,即國家政策目標、具體任務需要和相關法律規范。盡管不同類型軍事行動中的交戰規則不盡相同,但一些基本內容是所有交戰規則應當涵蓋和規范的,並總結了其中主要的九個方面。

有學者認為區分原則是武裝沖突法的一項重要原則,其核心是保護平民。在現代戰爭中,兩用目標的模糊性、適用范圍的局限性、戰斗員的制服問題、非對稱戰爭的沖擊等致使區分原則面臨困境,並使其有被修正的必要。修正的區分原則要求沖突各方必須考慮攻擊目標與武裝沖突的潛在聯系,並將這種個體考量與“自願”這個因素結合起來。

有學者針對網絡戰提出武裝沖突法是制定網絡戰交戰規則的基本指導依據,它有助於指揮官判明網絡攻擊是否構成武裝攻擊、能否引發自衛、採取何種自衛手段等問題,也對戰斗員的作戰行為提出了區分、軍事必要和比例性等原則性要求。網絡戰交戰規則的制定需符合本國技術水平和戰略需要,綜合考慮國防政策、國際法、國內法律和軍事力量等因素。

有學者認為在武裝沖突法中,軍事必要條款經常被引用,目前的問題是,尚無一個為世界廣泛接受的對軍事必要原則的權威解釋,而在實際沖突中,指揮官甚至某個士兵的解釋卻是最具權威性的,他們可對某文化財產的命運作出終局判定。在文化財產的保護中使用軍事必要原則有兩個弊端:一是主觀性太強,實踐中難以把握﹔二是操作性不強,標准不夠明確,難以判斷。軍事必要條款畢竟給毀壞文化財產一個理由,增大了該行為的某種程度潛在的合法性。關於軍事必要概念的爭論必然給人道法規則的形成帶來影響,但無論如何,隨著武裝沖突法和人道法的理論和實踐發展,軍事必要條款的含義應該更加明晰。

有學者明確指出,保護的責任是21世紀初國際上出現的新理論,將該理論中的軍事干涉因素與《聯合國憲章》關於使用武力的規定進行比較,觀察近10年來國際社會的有關實踐,可以認為該理論並未在國際法上改變現行的使用武力法規則,國際社會對該理論中軍事干涉問題並未形成共識,現階段對以軍事手段實施保護責任應持謹慎態度。

也有學者以非國際性武裝沖突為視角,提出在國內武裝沖突中,容易發生對平民的生命財產以及民用設施的侵害,但是,主權國家應當怎樣實施軍事行動等行為才能符合人權保護責任的要求,對此,“保護的責任”本身並沒有提供明確具體的標准和依據。為防止評估確認上的主觀隨意性,避免“保護的責任”被濫用成為干涉他國內政的工具,國際社會應當以國際人權法與國際人道法為基本依據,並主要通過對人道法規范在具體情勢下的解釋適用,來評估確認政府軍事行動是否符合人權保護責任上的特定要求,以及是否構成不能或不願履行“保護的責任”的嚴重情形,從而確定國際社會是否應當介入以及應採取的適當措施與方式。

(陳耿 作者系西安政治學院軍事法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