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解放軍預警能力建設面臨多重挑戰
隨著信息化戰爭的到來,武器裝備的精確度和突防能力大大提高,使得戰爭的突然性空前增加。預警監視系統作為國家空天攻防作戰最主要的信息源,地位作用日益凸顯。那麼,我國的預警監視能力近年來取得了怎樣的進步?還面臨哪些挑戰?筆者專訪了空軍預警學院某預警實驗室主任閆世強教授。
問:預警監視系統一般由哪幾部分組成?
閆世強:按目標所處的空間位置,預警監視一般由防空預警、防天預警和對地(海)預警三部分組成。
其中,防空預警主要是針對3萬米以下各類目標的警戒偵察,既包括作戰飛機、空地導彈等戰術性目標,也包括戰略轟炸機、巡航導彈等戰略性目標。隨著飛機和巡航導彈等目標高度上升至臨近空間,即飛行高度達30∼100千米之間,對其預警的范圍也隨之拓展。
防天預警就是對高度100千米以上的彈道導彈和空間目標警戒偵察。其中,對彈道導彈目標的預警也稱為反導預警,對空間目標的預警也稱為空間目標監視。
對地(海)預警是對地面、水面、水下目標的警戒偵察,包括導彈發射井(車)和潛艇等。
問:在未來戰爭中,怎樣看待預警監視系統的地位和作用?
閆世強:預警監視系統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屏障。它作為戰略預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對空天來襲目標進行全時域、大區域的預警監視,及時准確地提供來襲目標的情報,為進行有效抗擊和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創造條件,是有效防御突然襲擊的“第一道防線”。
預警監視系統是國家戰略威懾的重要力量。進入信息化戰爭時代,威懾理論和方式由“核武器傘”發展為“信息傘”。有了先進的預警監視系統,就能隨時掌握敵方的戰略動向特別是外層空間的戰略態勢,削弱敵方取勝的能力和信心,使其不敢輕舉妄動,達到威懾的目的,實現“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全勝戰略。
預警監視系統在整個作戰體系中起著支撐作用。未來戰爭強調系統對系統、體系對體系的整體對抗。武器裝備整體效能的發揮,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信息的獲取、傳輸、精度以及效率。預警監視系統是信息化戰爭中奪取信息優勢的關鍵。作為各類武器系統的重要信息源,它為精確武器等攔截打擊系統提供情報信息和足夠多的預警時間,為指揮控制系統提供精確的戰場態勢,是未來戰爭中奪取戰略主動權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