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麗輝 吳秋余
2013年11月22日08: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三駕馬車”齊發力,內需增長彌補外需不足
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經濟總量小,基礎設施落后,對外開放程度低,消費、投資、出口這三大需求結構很不穩定,對經濟增長拉動作用波動較大。1981年甚至出現了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3%的局面,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也常為負值。
隨國力增強,融資方式多樣化,對外開放程度提高,特別是加入世貿組織之后,投資和淨出口對經濟拉動作用大幅提高。2007年,消費、投資、淨出口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39.6%,42.4%和18.0%。近年來,內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明顯增加。2012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分別為55.0%和47.1%。
“內需的強勁增長有效彌補了外需不足,對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說。
統籌協調發展,縮小區域、城鄉差距
如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是改革開放中遇到的新課題。2000年,東部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所佔比重較1985年上升8.3個百分點,西部僅上升0.4個百分點,中部和東北則分別下降4.2和4.5個百分點。
東部經濟發展較快,西部、中部也要迎頭趕上。新世紀以來,政府相繼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重大戰略決策。特別是近年來,中西部地區發展潛力不斷釋放。2012年,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佔全國的比重為23.5%、24.1%和11.1%,分別比2000年提高6.0、5.0和2.7個百分點。
我國城鎮化步伐也明顯提速,逐步實現由城鄉分割向城鄉一體化發展的轉變。城鎮化水平由1978年的17.9%升至2012年的52.6%。城鎮吸納就業的能力不斷增強,大量農村富裕勞動力轉移出來,城鎮就業人員佔全國的比重從1978年的23.7%上升到2012年的48.4%。
侯永志認為,城鎮化是包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在空間上集中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助於實現規模經濟、促進技術創新,從而有助於生產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城鎮化也會因居民收入增長而帶來消費需求增長,帶來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需求增長,對經濟將產生強勁的拉動和支撐作用。
《 人民日報 》( 2013年11月22日 04 版)
上一頁 |
相關專題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