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麗輝 吳秋余
2013年11月22日08:0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制圖:張芳曼 |
農業基礎更堅實,工業實現新跨越,服務業迎頭趕上﹔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共同發力,拉動經濟持續增長,結構日趨穩定合理﹔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中部崛起,區域發展向縱深推進﹔城鎮化邁出新步伐,城鄉發展更加協調……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
產業結構優化,服務業比重上升20.7個百分點
簋街,是北京著名的餐飲一條街,全長不到1.5公裡卻聚集了150多家商鋪,每到夜晚,燈火通明。簋街的興盛,折射著我國服務業蓬勃發展的態勢。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197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在GDP中佔比隻有23.9%,而到2012年,第三產業比重達到44.6%,大幅上升20.7個百分點。金融保險、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旅游等一大批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大大提高了服務業整體質量和水平,為百姓生活提供更多的便利與實惠。
近35年來,我國三次產業在結構調整中均得到長足發展,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強化,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服務業迅速壯大。
中國農業進入一個發展新階段,結構調整更注重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更注重發揮各地農業的比較優勢,更注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與1978年相比,2012年我國第一產業在GDP中佔比由28.2%減少到10.1%,下降18.1個百分點,但糧食總產量卻從30475萬噸增加到58957萬噸,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8倍,並實現了糧食生產“九連增”、農民增收“九連快”。不僅解決了13億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對世界農業也做出了積極貢獻。
作為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大國,我國不斷推進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大力培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工業經濟結構明顯升級,實現了由工業化初期向工業化中期的“歷史性一跳”。工業經濟由技術含量低、勞動密集程度高、門類單一的結構,轉向勞動密集、技術密集、門類齊全的發展格局﹔由“中國制造”大步邁向“中國創造”,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教授認為:“中國的經濟結構正發生著可喜變化,特別是農業比重明顯下降,服務業比重大幅上升,不僅社會就業增加、百姓腰包更鼓,也為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