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論社會主義經濟發展階段
毛澤東提出了所有事物皆有“邊”的思想。他說:“一切事物總是有‘邊’的。事物的發展是一個階段接著一個階段不斷地進行的,每一個階段也是有‘邊’的。不承認‘邊’,就是否認質變或部分質變。”
毛澤東提出建成社會主義也有個“邊”。他劃分了社會主義發展階段,說:“社會主義這個階段,又可能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第二個階段是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后一階段可能比前一階段需要更長的時間。”
毛澤東為建設社會主義提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任務。他說:“建設社會主義,原來要求是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科學文化現代化,現在要加上國防現代化。在我們這樣的國家,完成社會主義建設是一個艱巨任務,建成社會主義不要講得過早了。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將共產主義劃分為兩個階段: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和共產主義第二階段,即共產主義初級階段和共產主義高級階段。這是馬克思在當時社會發展條件下所做的科學預見。馬克思所說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一階段,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社會主義社會﹔馬克思所說的共產主義社會第二階段,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共產主義社會。馬克思從共產主義社會中劃分出第一階段,這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為今天研究和探索社會主義階段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了理論指導。
毛澤東將社會主義社會劃分為兩個發展階段:社會主義第一階段和社會主義第二階段。這是他在新的社會發展條件下所做的科學預見。毛澤東所說的社會主義第一個階段,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他所說的社會主義的第二個階段,實際上就是社會主義高級階段。毛澤東從社會主義階段中劃分出社會主義第一個階段或社會主義不發達階段,這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為今天研究和探索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實踐,為今后研究和探索社會主義高級階段的理論和實踐,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
十二、論共產主義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毛澤東就總是強調共產主義前途。蘇聯教科書隻講一個過渡的客觀必然性,即“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的客觀必然性” 。毛澤東認為,應當講兩個過渡的客觀必然性:第一個是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的客觀必然性,第二個是從社會主義到共產主義過渡的客觀必然性。
毛澤東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范疇,認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范疇也是歷史范疇,而不是永恆的。他說:社會主義社會裡的按勞分配、商品生產、價值規律等等,現在是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要求的,但是,發展下去,總有一天要不適合生產力的發展,總有一天要被生產力的發展所突破,總有一天它們要完結自己的命運。能說社會主義社會裡的經濟范疇都是永恆存在的嗎?能說按勞分配這些范疇是永久不變的,而不是像其他范疇一樣都是歷史范疇嗎?
蘇聯教科書講到社會主義社會下的具體制度時,說要徹底鞏固。毛澤東說:徹底鞏固這四個字看了不舒服。任何東西的鞏固,都是相對的,怎麼能徹底?宇宙間、地球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斷發生、發展和死亡的,都是不能徹底鞏固的。又說:任何東西都不能看成永恆的。兩種所有制的並存,不能是永恆的,全民所有制本身也有自己的變化過程。毛澤東還說:一定的社會制度,在一定的時期內需要鞏固它,但是這種鞏固必須有一定的限度,不能永遠地鞏固下去。認識不到這一點,反映這種制度的意識形態就會僵化起來,人們的思想就不能適應新的變化。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的性質,這是人類社會的永恆規律。共產主義社會的生產關系同樣會隨生產力的發展變化而發展變化。毛澤東預言:在往后億萬年中,生產力性質不會不發生變化的,為了一定要適合它,生產關系也得改變,而且將有無數的改變。毛澤東說:“原始社會的公有制度,時間很長,多少萬年都是同樣性質的,但是人們在勞動生產中的相互關系卻有很多變化。可以設想,將來全世界實現共產主義以后,人們在勞動生產和分配中的相互關系,還會有無窮的變化,但是所有制方面不會有多大變化。”
“兩個過渡”,這是馬克思主義思想史和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一大難題。毛澤東在研讀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時,認真思考了“兩個過渡”問題。第一個過渡是集體所有制如何過渡到單一的全民所有制問題,第二個過渡是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問題。關於第一個過渡,毛澤東說:集體所有制如何過渡到單一全民所有制問題,斯大林自己也沒有解決。他很聰明,說要單獨討論,回避了這個問題。毛澤東還說:兩個過渡,斯大林都沒有找到方法,找到出路。他沒有找到一條道路,解決從集體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問題。斯大林《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說,要創造條件使工農之間、城鄉之間、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的本質差別消失。但積三十年的經驗,沒有找到出路。
關於第一個過渡,毛澤東把希望放在集體經濟的社有制轉變到國有制上。他說: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長期並存下去,總有一天不能夠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生活對農業生產越來越增長的需要,不能充分滿足工業對農業原料不斷增長的需要。而要滿足這種需要,就不能不解決兩種所有制的矛盾,不能不把集體所有制轉變為全民所有制,不能不在全國單一的全民所有制的基礎上來統一計劃全國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和分配。他還說:將來我們的農村,不只是土地國有化,而是一切國有化。毛澤東提出,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兩個階段相適應,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變革也分兩步走:首先是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過渡到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然后是單一的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過渡到單一的共產主義全民所有制。他設想,在集體經濟大發展的基礎上,當集體經濟佔到全社會經濟的一半以上時,就可以實現由基本隊有到基本社有的轉變。將來,由社有再變為國有,就比較好辦。
關於第二個過渡,斯大林曾經說:隻有在經濟上也超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我們才可以期望我國將有充裕的消費品,豐富的產品,我們才可能從共產主義的第一階段過渡到共產主義的第二階段。 對於這個問題,毛澤東說:經過社會主義社會的后一階段,即經過比較發達的社會主義,到了物質產品、精神財富都極為豐富和人們的共產主義覺悟極大提高的時候,就可以進人共產主義了。如果說,斯大林當時隻把充裕的消費品、豐富的產品看作是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條件,那麼,毛澤東現在則是把物質產品、精神財富極為豐富和共產主義覺悟極大提高看作是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條件。按照毛澤東的設想,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例如,按需分配是逐步實現的。可能是主要的物資能充分供應了,首先對這些物資實行按需分配,然后根據生產力的發展,推行到其他產品去。毛澤東還想到,需要是不斷被創造的,因此,共產主義實行按需分配,也不能一下子都完全滿足需要。
毛澤東設想,到了共產主義社會,階級差別消滅了,那時,工人不叫工人,農民不叫農民,知識分子不叫知識分子,所有的人都叫共產主義勞動者。他還設想,到了共產主義社會,因為高度自動化,要求人們的勞動和行動更准確,那時的勞動紀律會比現在更加嚴格。
關於共產主義社會中國家消亡問題,蘇聯教科書隻講國家消亡的國內條件,不講國家消亡的國際條件。毛澤東指出:國家消亡,需要有一個國際條件。人家有國家機器,你沒有,很危險。
蘇聯教科書關於向共產主義過渡一段話的最后一句是:向共產主義過渡是不通過社會革命完成的。毛澤東指出: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說得不妥當。向共產主義過渡,當然不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統治,但是不能說這不是社會革命。因為一種生產關系代替另一種生產關系,就是質的飛躍,就是社會革命。毛澤東認為,所有制從社會主義公有制到共產主義單一全民所有制的過渡,分配制度從按勞分配向按需分配的過渡,都是生產關系的變革,都是社會革命。
毛澤東預言,共產主義階段同樣會發展,同樣會存在量變和質變。他說:社會主義一定要向共產主義過渡。過渡到了共產主義的時候,社會主義階段的一些東西必然是要滅亡的。“就是到了共產主義階段,也還是要發展的。它可能要經過幾萬個階段。能夠說到了共產主義,就什麼都不變了,就一切都‘徹底鞏固’下去嗎?難道那個時候隻有量變而沒有不斷的部分質變嗎?” 毛澤東預言:進到高級階段以后,共產主義社會的發展一定會出現新的階段,新的目標一定又會提出來。
毛澤東區分了帝國主義的世界主義和未來的理想的大同世界即未來的理想的全球化。他說:一切東西的鞏固都是相對的。現在,區別民族界限,重視民族感情,對反對帝國主義有好處。現在提出消滅民族界限,是反動的,有利於美國的世界主義的。但是,將來民族界限總有一天要消滅,各民族語言總有一天會融合成為統一語言。經濟大發展了,文化大發展了,交通非常便利了,彼此往來非常密切了,就會感覺到各有各的語言很不便利,統一語言的需要就會愈來愈增長。
結語
“判斷歷史的功績,不是根據歷史活動家沒有提供現代所要求的東西,而是根據他們比他們的前輩提供了新的東西。”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和共產主義運動史上,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相比,毛澤東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確實提供了許多新的東西。
毛澤東思想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毛澤東對蘇聯經濟學范式的評論和對中國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探索,經受住了歷史和實踐的檢驗,今天仍然具有理論的和現實的指導意義。
毛澤東在1960年初讀完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說:“寫出一本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現在說來,還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有英國這樣一個資本主義發展成熟的典型,馬克思才能寫出《資本論》。社會主義社會的歷史,至今還不過四十多年,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還不成熟,離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還很遠。現在就要寫出一本成熟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科書,還受到社會實踐的一定限制。” 從毛澤東發表這一談話到現在,又是四十多年過去了。我們今天觀察問題和認識問題有了更廣闊的歷史背景和更豐富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因而應當比前人進行更深人的探索,研究更多的問題,獲得更多的認識。但是,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階段。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必須積累在每一個具體歷史階段上獲得的並經過實踐檢驗的認識,不斷推進,不斷深化,才可能越來越接近於科學真理。“絕對真理包括在相對真理裡面。相對真理的積累,就使人們逐步地接近於絕對真理。不能認為相對真理只是相對真理,不包括任何絕對真理的成分,而到了一天人們忽然找到了絕對真理” 。
未來的探索者也會理解今天的探索者,處在社會主義生產方式不成熟階段的經濟學家,確實難以寫出成熟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今天的探索者會寄希望於未來的探索者,希望他們今后能寫出越來越接近科學真理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來源:《政治經濟學評論》
相關專題 |
· 《政治經濟學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