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多舉措照亮紀檢監察機關“燈下黑”

江西省南城縣紀委 萬常鳴

2014年03月21日16:15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打開網絡媒體,有關紀檢監察機關人員違紀違法事件頻頻曝光:浙江溫州市紀委一室副主任程文杰等5名紀檢干部和1名檢察院干部在辦案期間,用悶水逼供方式,將被“雙規”的某官員折磨致死。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兩罪並罰,一審判處郴州市原紀委書記曾錦春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我們周圍也有些紀委干部,倚仗自己手中握有懲治腐敗的“尚方寶劍”做出一些讓人咂舌的事情。按理說,紀檢監察機關是一個充滿正氣、充滿正義,嚴肅、方正的部門,怎麼會出現如此“燈下黑”現象呢?習總書記說過:“打鐵還需自身硬”,作為“反腐鐵匠”,自身的鐵錘都如此軟,怎能打出社會一片清平?“反腐斗士”隊伍如何加強對自身人員的監督,如何避免監督者的監督權成為新的腐敗源頭,切實解決“燈下黑”問題,已經成為當前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待破之題。

筆者以為,“燈下黑”問題,首先是紀檢監察干部個人自身素質、自我認識問題﹔也是紀檢監察機關權利過大滋生的“毒果”。現行的社會制度體系,存在著對紀檢監察機關工作人員監督的缺失,已經成為了黨務監督和行政執法監督的軟肋。

自從習總書記上任后,作為“佩劍斗士”的紀檢監察人員,高舉反腐利劍向全國腐敗貪官開刀,“打老虎”、“拍蒼蠅”、“打蚊子”,令貪官污吏膽戰心寒。紀檢監察部門的社會地位,在公眾特別是在官員心中,望之為寒。有些紀委干部的權位欲望也如氣球高速膨脹,覺得自己老子天下第一,沒人敢管,於是日漸盛氣凌人、目中無我,以致干出諸多違法亂紀的事情,這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們不妨來探究一番當前社會主義體制下的紀委的權利到底有多大?

首先,紀委享有絕對的“人事權”。很多地方規定,黨委在討論干部的任用尤其是提拔問題時,紀檢部門有一票否決權,也就是說隻要紀委書記說某人不行,或者說還有些群眾反映的問題需要調查核實,那麼,這個人就隻能暫停提拔,待以后再議了。至於所反映的問題是否屬實,何時可以查清,這些都決定於紀委,沒有任何法律規定紀委必須在多久內查清。

其二,紀委有對處理罰沒款的“財權”。通常而言,反腐敗工作先由紀委介入,對腐敗分子的立案和“雙規”,就是啟動反腐的開始。隻有紀委查清了案子,其他部門才能介入。而在查清的過程中,紀委通常對腐敗分子採取的扣押財產、對行賄人收繳的保証金,往往通過財政轉一下手,還是大多數返還給紀委作為經費。換句話說,腐敗越多,紀委的財務狀況越好。而扣押腐敗分子多少財產,也完全是紀委一句話的事情。

第三、紀委有“無限偵查權”。紀委在反腐敗調查時,可以採取“雙規”等措施限制調查對象的人身自由,並且這種限制沒有任何法定時限,這是公安和檢察最羨慕的地方之一。而在調查的過程中,紀檢部門可以說“一路綠燈”,對任何部門、任何單位都有權調查,包括人們平常看起來非常強勢的公安和檢察,在紀委面前也隻能算是“小兄弟”、弱勢群體。紀委在查案過程中,可以不經任何法定程序,隨時傳訊任何人。更重要的是,迄今為止,沒有任何法律規定對紀委的調查權有任何約束。也正是這種偵查權的無限性和不受任何法定監督的特性,使得紀委的一些官員自我感覺良好,少數人甚至有“天下之大舍我其誰”的感覺。

第四、紀檢還有“准司法權”。雖然紀委只是一個調查者和黨內處理的決策者,但實際上,它的觸角深入到了司法領域。對於腐敗分子以及相關涉案人員的處理,紀委如果決定不移交給檢察院,那麼哪怕腐敗再嚴重,司法機關也無從追究此人的刑事責任﹔對於被調查對象的最終處理,紀委可以內部和法院、檢察院打招呼,要求大致判到什麼程度,法院不能不聽﹔甚至,在法院的不少反腐敗案卷材料中,會有紀委赫然蓋章的公函,稱某某被告人“配合調查”、“有功”雲雲,要求不起訴或者輕判,這些公函,勝過律師的萬句辯論,甚至有一言九鼎之效。

由上可見,紀委的權力的確很大。有句格言:“絕對的權力絕對導致腐敗。”如今上演的諸多紀檢監察系統“燈下黑”現象,正好印証紀檢權利大這一特點,導致紀檢監察干部“老子天下誰都不怕”這一狂暴思想。如果不盡快矯正紀檢機制,不盡快對紀委的權力作出監督,紀檢工作將會面臨嚴重的危機,也可能成為新的腐敗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實習生、謝磊)
相關專題
· 問題研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