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復興”視野下的中國道路
如何看待中國道路及其世界意義?我認為有以下兩個角度。
首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角度看。西方國家通過政治革命、工業革命崛起后,“西方中心論”隨之產生,認為西方文明是世界最好的文明,西方社會是世界各國萬流歸宗的“范式”。西方在全球進行血腥殖民擴張和掠奪的過程,同時也是進行制度擴張、文化滲透的過程。倚仗軍事優勢,西方恃強凌弱,其心理優勢愈益膨脹。中國是西方列強加害最深的國家之一。當時的西方人以居高臨下的心態看中國,認為中國要擺脫停滯、落后現狀,隻能走西方已走過的道路,向西方式社會看齊。另一方面,西方國家並不真心希望中國由弱變強,所以“先生老是侵略學生”,“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
在人類歷史上,文明興衰、強弱轉變是一種常見現象,是由諸多因素決定的。近代以來,西方的強勢地位沒有被撼動,“西方中心論”沒有被質疑。蘇東劇變后,世界政治版圖出現新變化,西方國家不戰而勝。“西方中心論”隨之達到頂點,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山提出“歷史終結論”。
進入21世紀,情況又有變化。西方麻煩不斷,經濟低迷,發展乏力。中國則發展勢頭強勁,后來居上趨勢明顯,走出了一條立足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崛起是西方不願意看到、卻又不得不正視的事實。2004年美國人雷默提出“北京共識”概念,以及國際上廣泛討論“中國模式”,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生的。“北京共識”、“中國模式”,與“華盛頓共識”、“西方(美國)模式”是兩組不同概念,是為了區分不同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而這些概念卻是西方人提出的。
今天,中國國力日趨強盛,距離民族復興的目標越來越近。這打破了蘇東劇變后西方長期形成的心理定式,沖擊和撼動了傳統的“西方中心論”。西方關注中國的心態是復雜的,不會丟棄“西方中心論”。我國一向倡導世界文明多樣性、發展道路多樣化,始終鄭重承諾永遠不稱霸,無心也不會與西方爭做什麼“中心”。西方在20世紀沒有做到用西方模式一統世界,在21世紀同樣也做不到,中國用自身的發展証明了這一點。
其次,從世界社會主義復興的角度看。“復興”的本義是指恢復歷史上的興盛狀態,但今天所說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簡單地復制漢唐雄風、乾嘉盛世,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說到底,中國夢是社會主義強國富民之夢,是在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個整體,“社會主義”4個字是定性的。中國道路的成功,歸根到底是社會主義的成功。福山提出“歷史終結論”,原本是從資本主義戰勝社會主義的角度談的,認為西方的自由民主是人類政治的最佳選擇和最后形式。因此,談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無法回避世界社會主義這個話題。
與資本主義相比,社會主義是新事物新實踐,出現曲折和反復並不奇怪。世界社會主義在蘇東劇變后陷入低谷,現在也難說走向了復興,但社會主義歷史並沒有終結。中國的崛起說明,世界社會主義具有旺盛生命力,仍有走向復興的希望。鄧小平說過:“中國的社會主義是變不了的。中國肯定要沿著自己選擇的社會主義道路走到底。誰也壓不垮我們。隻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我們對社會主義的前途充滿信心。”
中西方政治有沒有可比性、能不能比?答案顯然是肯定的。事實上,你不比,別人也會比較。西方有人說我們搞的是“資本社會主義”,甚至說成是“國家資本主義”、“新官僚資本主義”。這種說法把成績都算在資本主義因素身上,把問題都算在社會主義身上,特別是把矛頭指向黨的執政地位。這如果不是別有用心,起碼也是失之偏頗的。
中國搞的是不是社會主義,這個問題原本是清楚的。30多年來,我們向西方學習借鑒了不少東西,但不是照搬,更不是搞西化,而是消化吸收,是為了更好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核心價值始終沒有變,社會主義性質和發展方向始終沒有變。
應該看到,在發展中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在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做不到。中國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發展歷程,這在世界上更沒有先例,而我們做到了,說到底,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結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
所以,我們搞的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這一點要十分清楚,要理直氣壯,不能回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定要看清我們為之奮斗的現實目標和遠大目標。他說,我們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全力為現階段的目標而奮斗,但如果丟失了我們共產黨人的遠大目標,就會迷失方向,變成功利主義、實用主義。這些話值得我們牢記在心。總之,“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有社會主義中國存在,世界社會主義就存在走向復興的希望。 (作者為中國社科院研究員 夏春濤)
相關專題 |
· 熱點·視點·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