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能因為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而完全否定改革前的計劃經濟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在重新審視歷史時,是否就可以對改革前的計劃經濟予以完全否定呢?對於改革前后兩個歷史時期分別選擇計劃和市場兩種經濟體制如何評判這一問題,不能孤立地僅就中國的情況簡單下結論,而應當將中國納入世界范圍來考察,其中的決定因素在於中國在現代化進程中屬於后發國家,這一特定的生產力格局和實現趕超發展戰略目標的確定,也就決定了新中國成立初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是一種擇優方案。中國作為后發國家,必然選擇趕超戰略,這樣才能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然而,后發國家的發展進程中卻有一道鴻溝,即發展經濟學所說的“貧困陷阱”——發展中國家由於惡性循環而難以擺脫貧困。對於新中國而言,困境還不僅如此,還要面對資本主義國家的封鎖。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中國採取了通過政府計劃調節來集中配置資源,以推進工業化的發展突破“貧困陷阱”的路子。如果不實行計劃經濟,完全依靠市場手段,“一五”時期順利實施以156項為重點的工業建設項目就難以想象了,20世紀60年代起順利實施重大經濟戰略舉措——三線建設也難以想象。正是通過計劃手段集中配置資源,中國才在短時期內取得成功研制“兩彈一星”和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等輝煌成就,才有了國際地位的提升,也才有了資本主義國家放棄對中國的封鎖而開始向合作發展的轉變。實踐已經証明,計劃經濟體制對於中國實施趕超戰略而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功績不可磨滅。同時,還應當認識到,實行計劃經濟應當作為后發國家實施趕超發展戰略的重要經驗,不應以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而對計劃經濟予以完全否定。
如果說計劃經濟是后發國家實施趕超戰略之成功經驗,那麼是否就沒有必要實行市場經濟改革呢?這也是一種非歷史的邏輯推斷。中國在通過實施計劃經濟快速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后,經濟體制僵化缺乏活力的缺陷也日益凸顯,如不按經濟規律辦事的現象時有發生、缺乏競爭影響效率的提高、難以反映供求關系陷入“多了刀子砍,少了鞭子趕”的怪圈和扭“多了多了少了少,少了少了多了多”的秧歌,結果導致經濟短缺問題長期得不到很好解決。鑒此,對計劃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1978年以來的經濟改革並不是另起爐灶,而是實行漸進式改革,即在長期實行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后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這種改革呈現出並非完全割裂或對立而是一種明顯的路徑依賴關系,在轉變過程中因時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發揮好市場與政府兩個方面的作用,構成了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色。僅就政府與市場、企業的關系而言,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既不同於英國、美國等實行的盎格魯—撒克遜模式,也不同於德國、法國等實行的萊茵模式。﹝5﹞換言之,改革前的計劃經濟不僅為改革以來經濟的快速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路徑依賴,從這種歷史統一性和內在關聯性分析,也不能對計劃經濟予以完全否定。
相關專題 |
· 《當代中國史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