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賓市高縣縣委黨校 張生平
三、收入差距擴大的問題
“共同致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社會主義不是少數人富起來、大多數人窮,不是那個樣子。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就是共同富裕,這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如果搞兩極分化,情況就不同了, 民族矛盾、區域間矛盾、階級矛盾都會發展,相應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會發展,就可能出亂子”。⑥“如果搞資本主義,可能有少數人富裕起來,但大量的人會長期處於貧困狀態,中國就會發生鬧革命的問題”。⑦
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給中國的社會經濟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體制和社會結構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中國由計劃經濟體制時代轉向市場經濟體制﹔由平均主義盛行的國家,變成了因貧富差距而引起社會動蕩的國家。三十多年的時間,不僅帶來了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而且引起了目前較為嚴重的貧富分化現象:1.城鄉收入差距擴大化趨勢加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2012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表明我國的城鄉收入差距正在加速擴大。 2.行業收入差距明顯加大.“市場競爭機制不夠完善等弊端導致行業壟斷現象仍然存在。很多壟斷行業因得到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憑借壟斷經營的特權及國家政府的特殊保護,佔據了市場絕對的壟斷地位,從而取得高額壟斷利潤,使行業之間收入差距不斷增大”。⑤ 3、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難以平衡。改革開放以后,在“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和國家給東南沿海地區的特殊優惠政策的雙重結合下,再加上東部沿海地區優越的自然條件、吸引了國內民間資本、國外資本和港澳台資本迅速向東南沿海地區集聚,從而使得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迅速騰飛,人們的實際收入水平遠遠超過了中西部地區。
在解決社會分配中出現的新問題時,要像鄧小平那樣,不僅要從經濟上著眼,更要從政治高度上加以認識。貧富差距、兩極分化的出現,雖然根源於經濟的原因,但又是由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特別是同改革開放以來黨政企干部隊伍中腐敗現象的蔓延、社會風氣中不健康因素的滋長、政治思想教育不力以及理想信念缺失等等原因,有著密切的關系。黨內腐敗現象的滋長和蔓延,以權謀私,貪污受賄,官商勾結,權黑結合,這不但攫取了大量社會財富,加劇了兩極分化,而且毒化了社會風氣,鼓勵了一些人膽大妄為,不擇手段,惟利是圖,非法暴富群體急劇增加。如果聽任這種情況發展下去,勢必人心渙散,失去民族的凝聚力,黨和政府的公信力也會嚴重動搖,后果將不堪設想。
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布的公報中,“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等表述引發國民熱議,我們深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通過全黨全國人民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征程中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向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四、權力腐敗與制度建設問題
鄧小平同志曾經在題為《黨和國家領導體制的改革》的重要講話中,對制度建設問題進行了深刻闡述。他說:“我們過去發生的各種錯誤,固然與某些領導人的思想、作風有關,但是組織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問題更重要。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會走向反面。”由此可見,制度建設事關我黨各項建設的全局,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
權力腐敗已經成為中國首個政治禍害。在立法、司法和行政權力方面都存在腐敗。無論在哪個層次、哪個領域、哪種手段的權力腐敗行為,最終都可以歸結為:腐敗者以手中的權力為資本,或進行權錢交易、貪污受賄、徇私枉法、以權承包、以權入股﹔或安插重用親信、任人唯親。權力腐敗行為本身以尋租、造租為主要內容。
歷史上的王朝興衰更迭,或亡於農民起義,或毀於外族入侵,但就王朝本身的主觀因素來講,覆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第一,暴政,最典型的是秦王朝。第二,腐敗。而政治黑暗、官場腐敗則是中國近3000年來各個王朝走向末日時的共同現象,腐敗是大部分王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歷史經驗証明,由權力腐敗引起的社會不公、社會分裂、社會腐朽是政權更替的主要原因。因此,對於一個執政黨來說,國家治理的核心就是要首先以“廉”為中心“治黨”和“治官”,隻有官員廉正、政府廉潔、政治廉明,權力才不會腐敗,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和精神健康才有保障,社會也才會長治久安。“治大國者先治吏”是我國傳統的治國經驗,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紀委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時指出,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領導干部的權力是否有效地被“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核心在於建立起讓全體黨員干部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這三個機制實際上就是標本兼治、懲防並舉的反腐倡廉體系的制度化標准。尤其是在腐敗問題多發高發的地方和領域,必須盡快圍繞三個機制建設,建立起綱紀嚴明的制度規范,持之以恆地加以貫徹,嚴密細致地加以完善,讓制度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①[熊傳東] 重塑國民的信仰迫在眉睫! [來源:華聲在線] 2011
②鄭永年 黃彥杰 中國的社會信任危機 來源:《文化縱橫》 2011
③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的社會心態藍皮書《中國社會心態研究報告2012-2013》
④鄭永年 黃彥杰 中國的社會信任危機 來源:《文化縱橫》 2011
⑤王 芳 金小青 中國貧富差距加大的現狀及對策分析 來源:《中國科技教育•理論版》2011
⑥鄧小平文選 《善於利用時機解決發展問題》1990 年P364
⑦鄧小平文選 《吸取歷史經驗,防止錯誤傾向》 1987 年P229
相關專題 |
· 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征文 · 問題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