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從新居走向新生活

2015年08月11日08:26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從新居走向新生活

  從西藏察隅縣城出發,再南行幾個小時,便來到了國內最大的僜人聚居地——下察隅鎮僜人新村。

  2006年,當地政府在保留傳統居住和建筑文化的基礎上,優先在僜人新村實施了安居工程建設,全村63戶民房完成改造。從2010年開始,又實施人居環境整治和庭院改造項目,家家戶戶都喝上了干淨衛生的自來水,用上了太陽能照明燈,看上了電視、聽上了廣播……

  民居起變化的不僅僅是僜人新村,從2006年起,西藏在全區范圍內實施了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農牧民安居工程。2013年底,全區46.03萬戶、230萬農牧民住上了安全適用、寬敞明亮的新房。目前,西藏農牧民人均居住面積達30.51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達42.81平方米。

  在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之際,我們看到西藏變化的是新居,但更重要的還有人們傳統觀念和生活的轉變。

  波密縣扎木鎮扎木村農牧民舊屋,攝於2006年12月2日。

  波密縣扎木鎮農牧民修建的安居新房,攝於2009年4月1日。

  從黑帳篷、石板房到安居新房

  一份歷史檔案記載,1950年的西藏有100萬人口,其中沒有住房的就達90萬人。當時的拉薩城區隻有2萬人,而露宿街頭的貧民和乞丐就達1000多人……

  長期以來,西藏農牧區群眾的住房多為黑色的帳篷、低矮陰暗潮濕的土坯房和石板房,有的甚至住在牛羊圈,與牲畜共眠,“夏不擋風雨、冬不抵嚴寒”。安居樂業,無居何安?民主改革及自治區成立后,在解放軍和人民政府的幫助下,翻身農奴蓋起了第一批住房。那時人們載歌載舞,徹夜歡慶。改革開放后,政府又幫助農牧民蓋起了第二批住房,那時人們由衷稱贊黨的改革開放政策。

  時代在發展,舊有的住房又出現了抗震差、面積小、生活設施不配套等系列問題。從2006年起,西藏實施了以農房改造、游牧民定居、扶貧搬遷和“興邊富民”安居為重點的農牧民安居工程。安居工程以“政府扶一點、援藏幫一點、銀行貸一點、群眾籌一點”的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了農牧民群眾建房成本。從普通農牧民家庭到絕對貧困戶,補助標准從1萬元到2.5萬元不等。安居工程堅持“宜改則改,宜建則建,宜遷則遷”的原則,尊重農牧民群眾的自願選擇和生活習慣,以最大限度改善農牧民的居住條件。

  “以前我家住土坯房,因為享受了國家的安居工程補貼,才建起了現在的房子。” 拉薩市當雄縣寧中鄉曲才村居民巴魯說。他家的安居房為二層磚混結構,總面積260平米左右。巴魯建房時還趕上了青藏鐵路公路沿線提升改造的特殊補貼政策,他家的房子造價30多萬元,共享受政府補貼13萬元。據介紹,曲才村82戶居民中,目前有94%都住進了安居房。這兩年的新增戶,也將逐步納入到安居工程當中。

  針對西藏地震災害頻發、農牧區民房抗震設防能力較弱等實際,西藏還投資20億元對全區農房實施抗震加固和設防,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以石木結構為基礎,採取木板加芯、鋼筋、毛石混凝土等結構,設置構造柱和圈梁等措施,增強農牧區民房的抗震能力。牧民新建安居房享受國家、自治區、拉薩市三級補貼,安置統一建設衛生院和學校,方便牧民就醫、孩子教育等。

  與修建住房相配套的就是“八到農家”工程,即水、電、路、訊、郵政、廣播電視、農家書屋、優美環境到農家。

  走進山南地區瓊結縣下水鄉措杰村,村民們不僅住上了安全適用的新房,還在房前屋后種上了花草樹木。家家戶戶安裝的水龍頭,直通鍋邊灶台。這幾年,措杰村裡不僅建起了廣場、硬化了水泥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還對垃圾污水進行了收集與處理,使整個村庄的人居環境煥然一新。村民阿旺熱木說:“過去隻在電影電視裡看到外國的農村那樣好,特別羨慕,沒想到短短幾年裡,我們也達到了那種水平,要是那些去世的老人們能看到今天的情況,該有多好啊!。”

  據了解,“八到農家”有效地改善了西藏農牧區基礎設施落后的面貌:解決了73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基本實現了農牧民的飲水安全全覆蓋﹔行政村通電率達到100%,基本解決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全區農村公路通車總裡程達6.35萬公裡,99.7%的鄉鎮和99.14%的建制村通公路,55.13%的鄉鎮實現暢通。據悉,該工程在一些偏遠地區仍在加大力度實施。

  舊的生活習慣和觀念正在改變

  居住環境的改善,使得農牧民群眾的衛生、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也隨之改變。

  記者在林芝採訪時看到,很多老百姓的家裡不僅干淨整潔,還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讓農牧區群眾洗澡不便成為歷史。同時,還用上了消毒櫃、消毒液等現代衛生用品。在朗縣,幾乎家家都用上了沖水廁所,每個村都有下水道與化糞池等,最后都達到了安全衛生處理標准。

  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僜人還停留在“刀耕火種”、“結繩記事”的原始狀態。自從住上新居后,僜人新村村委會主任夏電夏對村民的變化深有感觸,“過去僜人習慣比誰家宰的牛多,比誰家的老婆多,而現在則比誰家的房子裝修得好,比誰家置的家具和電器多,比誰家子女懂的科學文化多。”同樣,山南錯那縣勒布溝勒鄉的村民古如說,“以前我們門巴男人的生活就是打獵、喝酒,現在住上了新房,有忙不完的活計,酗酒的人也少了,荒廢時間的人少了,勤勞致富的人多了。”

  在過去,狗多狗惡仿佛是西藏的一大地方特色。但在林芝的很多村庄卻很少見到狗,就連雞也不多了。問起原因,當地一干部說,隨著經濟的發展和鄉村建設的推進,狗看家護院的功能已經喪失,若喂狗還要花費許多錢財與工夫,鄰裡串門也不方便。而雞鴨也都在村裡規模化養殖了。

  “以前大家在家裡養牛養羊,人畜混居。雨天污水四溢,晴天蒼蠅、牛虻滿天飛。院子裡遍地都是雞屎羊糞,簡直是臭氣熏天。做飯也是,劈柴火、燒牛糞,生火的時候煙氣熏得人眼睛都睜不開。”西藏日喀則市綜夏村村民普珍說起以前不覺緊了緊鼻子。“現在人畜分開,牛羊有專門的養殖戶集中飼養。做飯也用上了沼氣,方便清潔,家裡的空氣很清新,待著心裡就舒服,過年過節來的客人也多了。”說起“八到農家”工程給生活帶來的變化,普珍眉開眼笑。

  家家庭院綠,綠色染萬家。走進拉薩市城關區奪底鄉二村村民達瓦一家,隻見格桑花、梔子花、海棠等各色的鮮花盛開,爬山虎攀援的屋檐下,一對杜鵑鸚鵡在籠中歡快地鳴唱。院中用石子嵌筑的小水池內,幾條金魚游來游去。“以前吃水不方便,養點花一不注意就被牛羊毀了。現在自來水進屋,牛羊歸圈,可以安心的種花養花了。”達瓦笑著說。記者觀察,拉薩的花市一年四季都很火,愛美的西藏人把伺弄花草變成了休閑與時尚。

  借助於廣播電視和互聯網,農牧民的思想觀念也慢慢發生了變化。對林芝更章門巴民族鄉的多旦一家而言,廣播電視“村村通”徹底改變了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原來致富的方式不僅僅是種地放牧,還有很多很多。”多旦感慨地說。廣播電視不僅豐富了農牧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在潛移默化中使他們學到了知識、走向了文明。從未出過遠門的女孩子有了到城裡找工作的膽量,娃娃們為了“長大看世界”,讀書的興趣濃了,小伙子們想到新的天地開辟自己的事業……

  “上網便知天下事,網上不但能購物,還能銷售我們縣的特色產品,互聯網讓我的世界更加寬廣和精彩。”阿裡措勤縣的阿旺說。截至目前,西藏互聯網用戶總數達217萬戶,西藏廣大農牧民搭上信息化快車道,全區逾七成百姓使用互聯網,農牧區移動互聯網覆蓋率超過了65%,牧民騎在馬背上上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朱書緣、楊麗娜)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