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徽
2016年09月12日08:53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摘 要] 廈門市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發展速度換擋、動力轉換和結構調整是當前最大的實際和最突出的問題,探索轉型發展的路子尤為迫切而重要。准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努力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建設美麗廈門,使之成為美麗中國的樣板。
廈門市作為我國改革開放最早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發展速度換擋、動力轉換和結構調整是當前最大的實際和最突出的問題。保持戰略定力,認識、適應和引領新常態是當務之急。面臨新形勢、新要求,探索轉型發展的路子尤為迫切而重要。
近年來,廈門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准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努力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建設美麗廈門,使之成為美麗中國的樣板。
一、我們的思考——堅持轉型發展走新路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這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做出的科學判斷,是推動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的必然過程。
(一)老路已經走不通
進入“十二五”以來,廈門發展的情況已明顯體現老路已經走不通。具體表現在:一是經濟增速逐年回落。2012—2015年生產總值分別增長12%、9.4%、9.2%、7.2%,盡管好於全國平均水平,但遠低於特區建立以來16.3%的年均增速。二是產業結構亟待調整。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成本不斷提高,傳統產業發展難以為繼,新興產業正處於培育發展時期,新舊動力轉換接續尚未到位。三是城市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單中心的城市結構並沒有根本改變,島內外發展不均衡,優質公共資源仍集中在島內。四是社會矛盾日趨復雜。利益格局多元、收入差距拉大等導致社會分化和社會矛盾復雜,信訪量居高不下。五是城市生態環境日趨脆弱。城市人口規模持續擴張,空氣、水環境質量有所下降,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望和訴求日趨強烈。
綜合分析,以代工為主、“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產業結構已經不適應新的發展要求﹔過於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的投資驅動發展模式難以為繼﹔靠特區優惠政策形成的“政策窪地”已經弱化。人與自然之間,產業、城市與社會之間,島內與島外之間,社會不同群體之間不同程度出現了不平衡、不協調的現象,等等。總的來說,廈門過去成功的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迫切需要轉型。
(二)新路需要抓緊探索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深刻洞悉國內外形勢變化,形成了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總書記曾於1985—1988年在廈門工作3年。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持編制了《1985—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至今依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廈門調研時,對廈門的發展做出全面系統指示,提出“四個結合”發展思路,即:堅持提升本島與拓展海灣相結合,堅持城市轉型與經濟轉型相結合,堅持農村工業化與城市化相結合,堅持把凸顯城市特色與保護海灣生態相結合,把廈門建設成為經濟繁榮、社會文明、布局合理、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國際性花園城市。2014年,習總書記來閩考察時,指示福建要著力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努力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因此,要實現廈門的轉型發展,應該在以下兩個方面下功夫:一是面對世界經濟發展格局變化和創新驅動發展規律的要求,需要激發內生動力﹔二是面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突出問題,需要增強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生長性。
1.把自己的“好”做得更好,激發內生發展動力
轉型發展的關鍵是准確把握城市特質,把自身的“好”充分發揮出來,並轉化為匯聚資源和轉型升級的強大動力。
(1)廈門的“好”,突出體現在城市的“美”,為此要發揮人居環境優勢,集聚和培育創新人才。廈門是一座值得作為家的城市,自然環境宜人宜居,人文環境開放包容,市民由衷熱愛自己的城市,五大發展相對協調。這一優勢對人才無疑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要進一步提升有利於人才創新、創業的制度環境和人文環境,構建良好創新生態圈。
(2)廈門的“好”,突出體現在一直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為此要發揮對外開放優勢,提升國際化水平。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提高城市的國際化水平,有效匯聚並整合資金、技術、管理等高端要素,是廈門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關鍵。要進一步發揮長期積蓄的改革開放優勢,積極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構建國際要素匯聚平台,擴大城市國際影響力。
(3)廈門的“好”,突出體現在兩岸交流發展中的獨特作用,為此要發揮對台優勢,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廈門經濟特區因台而設,是兩岸融合發展的戰略支點城市。必須著力打造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區域、文化交流最活躍平台、直接往來最便捷通道、同胞融合最溫馨家園、民間交往最親密基地,才能不負中央賦予的歷史使命。
2.在統籌發展上下功夫,增強城市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生長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籌兼顧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科學方法論。”解決當前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突出問題,必須在統籌上下功夫。
(1)統籌是處理城市復雜的巨系統問題的重要方法。隻有統籌處理好全局與局部、遠期和近期、條條和塊塊之間的關系,才能增強城市的整體性、協調性和生長性,激發城市各子系統的內生動力,增強城市發展的動力。隻有統籌發展,才能實現節約集約發展、錯位差異發展、全面協調發展。
(2)空間規劃是統籌發展的重要抓手。空間是“五位一體”發展的載體,通過優化空間布局,增強發展的整體性、系統性和生長性,是實現“五位一體”發展的重要路徑。
為此,廈門市委、市政府以統籌發展為抓手,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努力實現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發展觀念上,由突出經濟建設向實現“五位一體”發展轉變﹔在發展路徑上,由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向共同富裕轉變﹔在經濟發展上,由政府主導的投資驅動向基於市場導向的創新驅動轉變﹔在社會治理上,由政府包辦向協商共治轉變﹔在政府管理上,由部門管理向綜合管理轉變。
二、我們的實踐——推動規劃創新謀統籌
(一)以“統籌規劃,規劃統籌”建立空間規劃體系,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管理體系的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建立一個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限定城市發展的邊界,劃定城市生態紅線,實現一張藍圖干到底。”實踐中,廈門市委、市政府以“戰略規劃”為基本遵循,實現“統籌規劃”,構建“一張藍圖”,做到發展目標、空間坐標、用地指標“三標銜接”﹔以“多規合一”為基礎平台,實現“規劃統籌”,做到“一張藍圖”干到底。以此為切入點,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管理體系轉變,實現轉型發展。
1.以戰略規劃為引領,構建城市空間規劃體系
(1)構建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戰略規劃是對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環境等各方面發展做出的全局性、長期性、決定性的謀劃,是一項綜合性的規劃。戰略規劃對於一個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一是通過戰略規劃,落實中央的精神。按照中央確定的總目標,結合城市實際,明確發展願景與目標、思路、舉措。二是通過戰略規劃,構建理想的城市空間形態。城市空間的山、水、城格局具有穩定性,特別是城市的生態系統是城市整體性、系統性和生長性的基礎。三是通過戰略規劃,確定人口與資源安全底線。實現城市規模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確保人口與經濟發展結構、與資源結構相適應,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四是通過戰略規劃,形成“共識”,實現從部門管理到綜合管理的轉變。改變傳統的以“條條”為主的部門管理,建立“條條”和“塊塊”統籌協調的綜合管理體系。五是通過戰略規劃,為“多規合一”提供基本遵循。整合各類規劃,形成覆蓋全域的“一張藍圖”,建立基本的空間規劃原則。首先,突出以戰略規劃為引領,把“十三五”規劃作為落實戰略規劃的階段性安排,以解決五年規劃缺乏長遠規劃作為指導的問題。其次,增強“十三五”規劃的空間屬性,使城市戰略與具體規劃相銜接,使規劃落實到項目上,使項目得以落地。再次,指導城市發展年度計劃的制定。構建以“戰略規劃─‘十三五’規劃─年度計劃”為主體的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
(2)美麗廈門戰略規劃。2013年,廈門市委、市政府組織制定了《美麗廈門戰略規劃》。在此過程中,著力提高規劃編制的民主化、科學化、法治化水平。一是民主決策。在規劃制定過程中,征集3.2萬余條意見和建議,其中1302條被吸納。二是科學決策。組織開展19個專題調研,多次召開專家研討會,就戰略規劃的制定、實施、評估和修訂進行研究。三是依法決策。戰略規劃由市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主要內容包括:
“兩個百年”願景:到建黨 100 年時建成美麗中國的典范城市,到建國 100 年時建成展現中國夢的樣板城市。
“五個城市”目標:在國際層面上,建設國際知名的花園城市﹔在國家層面上,建設美麗中國的典范城市﹔在對台層面上,建設兩岸交流的窗口城市﹔在區域層面上,建設閩南地區的中心城市﹔在城市層面上,建設溫馨包容的幸福城市。
三大發展戰略:國際化戰略、空間發展戰略、人的發展戰略。
十大行動計劃:產業升級、改革創新、開放發展、城市提升、幸福安康、文化繁榮、生態優美、同胞融合、法治廈門、從嚴治黨。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任務要求:人民城市人民建,通過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實現文明城市與文明市民共同成長,探索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社會治理模式。
(3)廈門市“十三五”規劃綱要。與傳統的五年規劃相比,廈門市“十三五”規劃的主要創新有:一是在規劃定位上。“十三五”規劃是在《美麗廈門戰略規劃》的框架下制定的,是“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具體化,是“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階段性安排。二是在發展目標上。“十三五”規劃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爭當全國“五大發展”示范市,建成美麗中國典范城市的目標。首次將人類發展指數(HDI)與地區生產總值一同列為核心指標,民生福祉和生態環境指標佔全部指標的比重達60%。三是強化空間屬性和項目支撐。將規劃確定的各項重要任務落到空間布局圖上,並與“多規合一”平台對接。對投資計劃的編制方式進行改革,搭建了全口徑、全生命周期的項目策劃、生成和管理系統。
(4)2016年度計劃。圍繞戰略規劃確定的十大行動計劃,在五年規劃的基礎上,結合政府工作報告和計劃報告,編制年度計劃,將五年規劃目標任務落實到年度工作中。
2.以“多規合一”為平台,構建城市空間治理體系
“多規合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統一的空間規劃體系和空間治理體系,推動經濟發展管理體系轉變,實施統籌發展的平台,是對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改革,可以有效解決規劃“打架”、加強資源環境利用和保護、提高行政審批效率、落實公眾參與監督等問題。廈門市“多規合一”具體工作包括四個“一”,即一張藍圖、一個平台、一張表、一套機制:
(1)整合“一張藍圖”。以《美麗廈門戰略規劃》提出的城市理想空間形態為指引,統籌整合各個規劃,統一各類圖紙坐標系,形成覆蓋全市域的“一張藍圖”。主要內容包括,確定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城市空間容量及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在形成“一張藍圖”的基礎上,對全市50多項專項規劃進行統籌協調,進一步細化了640平方公裡城市發展邊界和981 平方公裡生態控制線內容。
(2)構建協同管理“一個平台”。首先,基於“一張藍圖”,搭建了全市統一的空間信息管理協同平台。全市已接入76個市、區部門,納入城鄉規劃、國土、發改、環保、海洋等七大類28項專題圖層。依托協同平台,將建設項目報建審批由部門管理向按建設項目建設流程管理轉變,分為可行性研究及用地規劃許可、方案審查及工程規劃許可、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及備案等五個階段。第二,建立以業務協同平台為基礎的項目生成機制。在項目策劃階段就落實項目的投資、預選址、用地指標、環保等條件,推進項目可決策、可落地、可實施。兩年來,市區兩級共策劃項目近800個。
(3)推行“一張表”受理。全面推動審批制度改革,變過去串聯式審批為並聯式審批,變“1對N”為“N對1”,變多環節多層次為扁平化高效率。財政投融資項目從啟動到核發施工許可証的審批時限由345~532日壓縮到147~196日,社會資本投資項目從202~305日壓縮到134~166日。
(4)創建“一套機制”。杜絕體外循環,梳理規范前置審批和中介服務,做到全流程、全覆蓋。2015年減少審批服務環節34%,取消中介服務事項數40%。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推進各部門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監管實施方案,實現從事前審批向事中、事后監管轉變,從“嚴進、鬆管、輕罰”向“寬進、嚴管、重罰”轉變。發揮特區立法權優勢,2016年4月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廈門經濟特區多規合一管理若干規定》,並配套建立了部門協調運行機制和監控考核、動態更新維護等制度,使“多規合一”的實施有了法規制度保障。
(二)以“美麗廈門共同締造”推動城市社會治理模式的轉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廈門市按照中央的要求,開展“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實踐,探索完善城市社會治理體系,提升治理水平,促進新形勢下城市社會治理模式的轉變。
1.有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思考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直在探索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地方治理來說,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基本治理單元的問題,也就是基層基礎問題。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上人口大量流動,過去的基本治理單元實際上已經很難發揮作用。所以,要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從地方來說,就必須重構基本治理單元。社區是人們最基本的生活場所,也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不僅包括居住問題,還包括服務、教育、治安、娛樂、精神等多方面的因素,既包括硬件也包括軟件,是一個“完整社區”。通過“完整社區”的建設,從微觀層面入手,進行社會的重組﹔通過對人的基本關懷,重塑社會精神,共建和諧社會,推動地方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是開展“美麗廈門共同締造”實踐的基本出發點。
2.共同締造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美麗廈門共同締造的基本原則是“核心是共同、基礎在社區、群眾為主體”。主要內容有:
(1)創新政府治理。一是簡政放權,盡可能把資源、服務、管理放到基層。厘清政府職責與居民自治邊界,厘清街道與區級部門、與社區的職責分工,開展簡政放權和為村(居)“減負增效”。二是改進公共服務提供方式,提升服務的質量和效益。實行“以獎代補”,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全市共實施“以獎代補”項目932個,總投資3.41億元,其中群眾自籌資金1.28億元。三是健全服務網絡,讓服務進家入戶。全市共建成403個網格化服務管理信息平台和“i廈門”、“社區雲平台”等一批智慧社區服務平台,建立468個村居綜合便民服務站,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一門式”公共服務。
(2)激發各方參與。一是搭建載體平台,吸引群眾參與。從百姓身邊的小事、房前屋后的實事做起,讓群眾有意願、有平台、有途徑參與共同締造。群眾義務投工投勞達7萬多個工日,自願無償拆除舊房、豬舍等用於公益事業48萬平方米。二是培育社會組織,發動群眾參與。建設社會組織孵化器,培育了一批社會組織,吸引大量居民參與,成為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促進社區和諧發展的骨干力量。目前全市登記備案社會組織3053個,注冊志願者45萬人。三是統籌各方資源,拓展群眾參與。成立同駐共建理事會、社企共建理事會等各種組織和平台,著力解決資源分散問題,形成了共治合力。四是完善制度機制,保障群眾參與。完善居民(代表)會議制度,完善社區事務協調會和社區民主監督評議委員會、“志工+社工+義工”的志願者服務等社會組織參與機制和社區服務機制,使群眾參與制度化。
(3)突出對台特色。一是積極促進和吸納台胞參與社區治理。成立有台胞參與的社區發展協會、鄉賢理事會、社區聽評會等,開展兩岸同胞共同參與的社工項目。二是搭建台胞與居民互動和融入平台。鼓勵和引導台胞參與社區服務,全市有台胞、台屬參加的文體隊伍100多支,志願者3000多人。三是深化基層社區交流。全市37個鎮(街)、21個社區與台灣鄉鎮、村(裡)開展交流,雙方互相參觀交流超過5000人次。
(4)塑造共同精神。一是培育對社區的認同感。通過社區美好環境、生態文化、特色文化等建設,培育對社區的熱愛之情。二是錘煉社區公共精神。通過群眾參與,錘煉“勤勉自律、互信互助、開放包容、共建共享”的特區共同精神,促進新老廈門人相識相知,成為“一家人”。三是強化主人翁意識。通過共同締造,推動群眾和政府關系從“你和我”變為“我們”,居民行動從“要我做”變為“一起做”,社區建設從“靠政府”變成“靠大家”。
3.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治理體系
把社區治理創新作為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基礎,以共同締造的理念和方法,以“完整社區”建設為載體,著力梳理政府、社會、市民的關系,統籌各方資源和力量,努力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城市治理體系,實現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
(1)“縱向到底”。就是黨的領導到社區、政府的服務到社區,使黨和政府深入民心。通過創新社區黨建機制,健全社區黨組織核心主導機制,推行街道“大黨工委制”和社區“大黨委制”,建立社區黨組織領導多元主體協商共謀、群團組織和黨政部門共同參與社區治理、在職黨員進社區、社區黨代表工作室等機制,使黨的領導扎根到社區,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在社區,黨組織成為社區的領導核心。目前,全市36個街道和216個社區成立了“大黨工委”和“大黨委”﹔94個市級單位挂鉤村(居)參與治理,機關單位黨員進社區服務達20000多人次。
通過簡政放權、改變政府服務管理方式,建立“以獎代補”和推廣政府購買服務等機制。同時通過加快“智慧社區”建設,整合社區網格管理、業務辦理、綜合查詢、社區微信等8大功能,使政府服務進社區更到位、更便捷、更易互動。
(2)“橫向到邊”。一是把每個居民都納入一個或多個社區社會組織。讓每個居民在組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覺參與組織的活動,約束和規范自己的行為,不斷增強歸屬感、自豪感和責任感,形成人人關心和參與社區治理的局面。二是讓每個充滿活力的社區組織都有序參與社區治理,進而調動社會成員積極性,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凝聚多元共治合力。
(3)“協商共治”。就是發揮居民群眾的主體作用,以協商民主的方式方法、制度機制,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凝聚民意、民力、民智、民聲和民心。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行政管理改革》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