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02日13:38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四、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行動方案
基於沿線國家對綠色“一帶一路”多樣的需求,本研究預備結合“一帶一路”互聯互通的五個一級指標,提出以六大經濟走廊為主體的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行動方案。行動方案從整體上看,即“縱橫結合,結合五通”。
縱橫結合方面,橫線上,取優補劣,即從技術保障、合作結構、信息共享上改善現狀。縱線上,通過頂層設計、平台設置與企業自身推動綠色“一帶一路”具體建設。
五通方面,在政策溝通上,需要各國在政府渠道上給予更多政策優惠﹔在基礎設施聯通上,“一帶一路”建設可以將中國高效低廉的交通與清潔能源設備因地制宜地引入﹔在貿易暢通上,通過“一帶一路”建立的戰略伙伴關系使中國與沿線國家的貿易、投資和人員往來便利化﹔在資金融通上,需要鼓勵亞投行、絲路基金等對綠色項目、環保產業優先投資,並歡迎民間資本共建﹔在民心相通上,綠色“一帶一路”不僅體現在行動中,更需要讓民眾在觀念上接受、認可與理解,提高對項目進程信息的透明度,加強民眾對綠色“一帶一路”的認同感。
具體來說,六大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極為重要的一環,雖整體有相似性,但在具體需求上相異,譬如部分走廊沿線國家缺少能源,需要清潔能源來可持續發展合作,部分走廊沿線國家能源充足,對綠色經濟發展的需求在技術與設備方面,需要更多節能企業和環保產業的技術支持,因此在具體行動方案上的考量也是有差異的。
(一)中蒙俄經濟走廊
中蒙俄經濟走廊:當前蒙俄對中國出口以石油、原木、礦產等資源密集型產品為主,中國對二者出口則以勞動密集型產品和資源能源開採投資為主。可以看出,蒙俄與中國的經濟往來尚有改善空間:中國在清潔能源方面的相關高技術並未在經濟合作中得到充分利用﹔在環保雙邊、多邊機制上,不論是政府間合作,還是平台建設方面都很有限。因此,三國應圍繞“綠色能源開採”這一核心問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上雙邊或多邊政策合作。
一方面,三國應在政府間現有機制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在環保政策、高效清潔技術推廣等方面的溝通合作。其一,針對環境保護與環境影響評價體系缺陷較多的問題,推動多邊商討、談判,建立切實有效的生態環保機制和獨立環評體系。其二,針對蒙古與俄羅斯部分當地政府取量棄質的做法,通過頂層設計推動三國間清潔能源技術互通,通過政策推動綠色能源開採等高科技設備的跨境貿易。其三,針對企業不明確標准,政府不明確目標,民眾不明確進度的問題,建立有效環保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污染物排放標准、環保工程建設標准等信息研究,提升環保合作效率。其四,針對現有溝通機制局限於旅游業與水資源等小領域的問題,創新溝通機制,加強有關政府間研討會,有針對性地解決現有問題。
另一方面,推動節能環保企業走出去,加強相關企業環保意識與事中事后監管。政府間增加節能環保企業展覽會的開辦,宣傳加強企業環保責任感,通過事中事后監管強化企業守法觀念,鼓勵中國在環保節能方面的高技術企業進入蒙俄。
(二)新亞歐大陸橋
新亞歐大陸橋進行建設綠色“一帶一路”主要與中亞相關。其相關的環境問題有二:一是以咸海危機為代表的環境問題,二是能源資源的可持續管理問題,即能源充足而綠色開發不足。除此之外,如何促使環保經驗欠缺的中亞地區國家與環保經驗豐富的中國與歐洲地區以多邊合作的姿態解決問題也值得關注。
針對以咸海危機為首的中亞環境問題,總體上“一中心,多機制,兩端幫中間”。發揮好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環境保護中心的作用,理清中亞地區雙邊與多邊環境治理機制,通過歐洲與中國環保技術先進的兩端來幫助環保經驗欠缺的中間地帶建設綠色“一帶一路”。首先要在政策層面以上合組織環保中心為主要溝通機制,協調多方利益,達成治理共識。中國需要發揮引領作用,以上合組織為中心,輔之以中俄、中蒙和中哈等現有機制,以中亞國家現有的環保戰略為基礎,通過第三方獨立協調監督來增加中亞國家間的政治互信,擬定相對一致,利益可協調的環保合作計劃。第二,加強環保技術合作分享,鼓勵中國環保企業“走出去”,從技術源頭上解決中亞環境問題。第三,打破中亞科研機構缺乏合作的現狀,鼓勵多邊科研機構信息共享,合作解決中亞環境問題。
(三)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
綠色“一帶一路”於伊朗和土耳其的建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針對伊朗環境問題,推廣“綠色使者計劃”,依托現有機制來促進兩國產業在技術、人才和設備上的友好合作。同時,中國需要進一步推廣本國優秀環保技術和先進節能能源開採設備,推動伊朗從開採到消費整個價值鏈上實現綠色化。針對土耳其環保問題,要推動企業間在新材料、清潔發電等領域的項目合作,推動相關技術人才之間的交流。
(四)中南半島經濟走廊
東南亞地區環保產業發展不平衡,近來東盟國家發展出現疲軟,治理方式也從政府主導到項目承包,為中國環保產業的參與提供重要機會。首先,中國應通過雙邊與多邊關系為中國環保企業提供有效的展示和信息平台。通過東盟博覽會給予國內環保企業展示技術的機會,同時政府應提供必要的產業信息以供走出去企業參考,避免信息不對稱遭受損失。再者,設立專門的環保產業合作基金,依托中國在東盟國家的產業園區、環保機制與組織推動綠色環保投資項目。最后,通過政府間溝通和學界交流,將中國先進標准、法規輸出東南亞環保產業欠發達地區。
(五)中巴經濟走廊
在建設綠色“一帶一路”中,中巴經濟走廊面臨的問題有三:一是以電力為主的能源資源匱乏及衍生的清潔能源問題,二是農工業發展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三是環保評價與監測不當。因為中巴關系友好,為信息溝通、平台建設提供便利,所以建設綠色“中巴經濟走廊”更多地是在技術、企業領域的合作。針對能源匱乏,中國應在電力援建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國內清潔能源企業在巴發展,通過國內電力企業與當地公司合作,保障當地用電,抵消污染性能源的使用。針對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考慮到農業在巴基斯坦經濟中佔比大,是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消耗的主要原因。應通過雙邊機制推動巴基斯坦農工業轉型,促進國內企業的綠色生產與灌溉技術推廣合作。針對環保評價與檢測不當,通過監管機構合作,尤其依托上合組織環保中心與其他跨國機構,彌補巴方在這方面的不足。
(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
該走廊環境問題主要是土地退化、大氣污染、水環境管理缺失。由於實際情況,綠色“一帶一路”的建設很難從雙邊合作入手,而更多地可從區域性合作入手。首先,中國相關環境發展機構應通過南亞區域合作聯盟、聯合國為首的國際組織推動南亞環保研究和清潔能源產業的發展。中國相關機構應該積極在南盟內部推動環境政策領域的聯合研究。同時,在技術層面,一方面,通過開展展覽會等活動鼓勵國內環保產業走出去,另一方面通過技術轉讓等形式推動南亞地區國家部分重污染產業升級轉型。再者,對南亞地區環保產業欠發達的國家推廣“綠色使者計劃”和農村衛生設施支援。通過技術人員推動當地環保事業和節能產業發展。
上一頁 | 下一頁 |
相關專題 |
· 《行政管理改革》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