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张燕生:2012年的“起点”效应
——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进入重要时期
张燕生
2012年12月27日14:32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是以2012年为起点,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此,要加快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进一步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功能边界;从制度上改变教育、医疗卫生及其他事业单位过度逐利倾向;从根本上解决好政府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国家安全、规范社会管理、完善公共服务、保持宏观协调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包容性发展而不是排他性发展模式。逐步从“摸石头过河”向法治和规范转变,建立破除垄断,规范市场、制约权力,机会公平的新制度框架。

二是以2012年为起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当前,全球知识经济、研发创新活动高度集中在美、日、欧大三角区域。要改变我国在研发、设计、创意、资讯、专业服务等领域的比较劣势,首先,应实施“引进来”、“本地化”、“走出去”的创新驱动综合战略。如鼓励企业到发达国家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资讯中心、人才中心等前台,在国内设立研发外包、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后台,将比较劣势转变为竞争优势。其次,小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成败之关键。在宏观层面的重大技术创新体系,如“两弹一星”;大企业层面的重点技术创新体系,如大飞机技术创新体系;小企业层面技术创新体系之中,后者是关键。再次,重视解决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创新环境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撑弱,招商引资所带来的直接技术外溢效果弱的三大瓶颈。最后,加快实施降低实际税负的政策,减少政府的经济管制或干预,鼓励产学研联合研发、大中小联合研发、军民联合研发、国内外联合研发,提高研发投入和产出效率,重视教育和培训,提升人力资本含量,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三是以2012年为起点,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支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个基础,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供求结构和区域结构调整的大局。为此,要加快推动从“先让少数人富起来”转向“共同富裕”,尤其要改变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构,持续改善老少边穷地区政府、县及县以下的政府、农业为主的中西部政府的财政状况;持续改善小企业创业创新创意的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城乡人均收入增长状况和生产率增长状况,真正实现“两个同步”;加快推动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动以科学发展为基础的“发展是硬道理”,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统筹兼顾和协调。

四是以2012年为起点,推进城镇化发展和消费升级。首先,加快形成动东部地区的三大世界级城市群,扩大中等收入规模、培育新需求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在中西部加快培育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扩大内需为依托、以人才国际化为手段、以本地化集聚为特色的新增长级。其次,推进1.67亿农民工市民化。积极创造新就业机会,大力发展小企业和服务业;提供基本住房、养老、教育、医疗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培训和教育,持续提高农民工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技能;大力发展研发外包和服务外包活动,创造条件把每年700万大学毕业生转化为研发工程师和服务专才。

五是以2012年为起点,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国在“十五”中首次提出了“走出去”战略,“十一五”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十二五”提出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的对外开放已进入到出口和进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新阶段。从企业对外投资的政策导向上看,“十五”鼓励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和合作开发国内短缺资源,“十一五”促进原产地多元化和参与境外基础设施,“十二五”鼓励创建国际化营销网络、品牌,重视当地民生和履行社会责任。目前,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等国家外贸依存度在30%左右,法国、英国、意大利和俄罗斯等低于50%,我国与加拿大、德国等在50%以上。2011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经降到50.1%。未来,我国将逐步建立全球投资、全球生产、全球出口、全球服务的新生产体系。

(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十八大报告解读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