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刘普林:帮妈妈扫大街的“马路孝子”
首篇报道:2月14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我帮妈妈扫大街”——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90后大学生刘普林的故事》,后续报道12篇。
主要事迹:21岁的刘普林是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经管系1103班的学生。他的母亲库香莲,是武昌粮道街的一名环卫工,负责清扫400米长的涵三官街道。从2011年暑假开始,刘普林一直利用休息时间帮母亲扫马路。春节期间,刘普林每天上午要反复清扫六七遍街道。在逆境中,刘普林并不自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面对贫困,敢于担当。
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予以肯定。中央电视台、湖北卫视、楚天金报等媒体跟进采访,百余家网站追踪报道。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举行刘普林事迹报告及表彰大会,并授予刘普林“感恩行孝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称号。
后续: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央老同志看到刘普林的事迹后,主动通过本报联系对刘普林进行鼓励和资助。湖北省高校工委、省教育厅、湖北团省委授予刘普林“湖北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称号。5月,刘普林荣获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3、刘真茂:默默坚守山林30年的“活雷锋”
首篇报道:2月23日《光明日报》头版整版刊发《新时代的“活雷锋”——共产党员刘真茂30年守护山林的故事》,后续报道48篇。
主要事迹:刘真茂,65岁,共产党员,复员军人。他坚守共产党人信念,30年如一日义务守护狮子口原始山林。在不通电、交通通讯不便等恶劣条件下,尽心竭力保护山林资源,与坏人的恐吓破坏行为斗智斗勇。自1993年以来,他没在家过一个春节,没拿过一分钱补助,没向领导说过半个苦字。他用善心、诚心和恒心,感动、感染和感召当地几十个村庄的村民投入到爱林护林行列中来,形成强大的群防群护力量。他恪尽职守、排除万难,与孤独、误解以及人性的贪婪对抗,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大山卫士”。
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予以高度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同步刊发《永恒的召唤——雷锋精神世纪交响曲》大型报道,继续深入报道刘真茂事迹。中共郴州市委公布《关于进一步开展向刘真茂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掀起“向刘真茂学习”的热潮。刘真茂被授予“郴州市道德模范”和“湖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出席中共湖南省第十次党代会。
后续:在“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一季度网络人物评选中,刘真茂位列第一名。9月,以刘真茂为原型创作的大型歌剧《以青山的名义》,在第六届郴州艺术节和湖南省艺术节上演出。
4、鹦歌岭大学生群体: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首篇报道:4月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选择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27名大学生重建海南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纪实》,后续报道75篇。
主要事迹:2007年,27名来自北京、湖北、陕西等十省市的大学生,放弃大城市的生活来到海南鹦歌岭自然保护区。他们不畏上山作业的艰难险阻,不计生活条件的艰苦,在荒凉的鹦歌岭一待就是5年,完成了鹦歌岭动植物种类登记、看山护林工作,为保护海南的生态环境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还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因地制宜推广林下经济,帮助当地的黎苗族农民致富。
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予以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单位深入报道,全国千余家网站首页转载。在他们的先进事迹感召下,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众多大学毕业生纷纷报名应聘海南各林区工作。
后续: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海南省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青年团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11名大学生被选派赴白沙县挂职锻炼一年。海南省委授予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大学生群体“坚守理想、奉献青春”青年团队称号,并组织了图片展、报告会、纪实剧演出等一系列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