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徐立:高尚医德、师德的楷模
首篇报道:9月11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发表《徐立老师留下的谜》,后续报道10篇。
主要事迹:8月23日,徐立走了。82岁的徐立作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眼科退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却长期生活十分俭朴,甚至捡别人的剩馒头吃。原来他把工资全部用来帮助别人,不仅每次国内遭灾必定捐款,还定期资助贫困大学生,给医院捐过钱,甚至给在医院干活的民工也送过油、米,成了“裸捐医生”。徐立退休后每天都在医院转悠,有时帮助年轻医护人员规范操作,有时给病人带路,发现什么问题立刻向院领导反映,为了医院的发展他不知疲倦,成了“编外院长”。对徐立来说,医院就是他的家,医生护士和病人就是他最亲的人,他一分一秒也离不开为之奋斗的事业。
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予以肯定。中南大学追授徐立同志“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湘雅二医院党委发出向徐立学习的号召,并开展了座谈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人民日报等28家中央和省市媒体记者参加并报道报告会。
后续:湖南省红十字会及湘雅二医院领导看望了徐立爱人胡慧侬,并决定在长沙凤凰山公益陵园为徐立设立衣冠冢,表达对他的缅怀和敬意。徐立教授入选“中国网事·感动2012”第四季度网络人物评选,成为10个感动网民的“草根英雄”之一。
10、王强: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
首篇报道:10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用生命守望马克思主义阵地——“70后”教授王强的人生追求》,后续报道5篇。
主要事迹:王强是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他把大量心血倾注到教学研究上,在被查出身患恶性肿瘤后,更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神贯注于学术研究工作,指导学生论文。自2008年住院以来,他以惊人的毅力在《中共党史研究》等专业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17篇,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篇,完成著作《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研究》,并获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王强把对工作、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延续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对真理、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执著。
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予以高度肯定。报道在全国高等教育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界引起强烈反响,全国各地马克思主义理论知名学者纷纷来电,表达对王强的缅怀与敬佩之情。
后续:江苏在全省高校系统和社科理论界召开了王强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并组织力量系统总结王强的先进事迹。
十大典型由本报记者唐湘岳、耿建扩、郑晋鸣、魏月蘅、王晓樱、毕玉才、刘勇、杨连成、夏静,光明网记者唐天、陈勇,健康报记者颜秋雨,本报通讯员王印河、李支国、刘庆林、宋国强、许晨、林一、王昱、张灿强、王建新等报道并提供后续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