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中流露出较强的自我意识,更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人格的自由独立
调查显示,尽管当前大学生正处于对社会、对人生充满憧憬和想象的时期,但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和追求中呈现出较为现实、理性的态度,在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中更多地强调了个体人格的完善、生活的自由独立。这一点与他们对于当前家庭的依赖,以及对未来婚姻的期待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对比。
⒈大学生对于“奉献”、“服务”、“自我牺牲”等持谨慎态度,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和志愿者活动并不简单跟风,对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并不盲目追从,显示出较强的分析判断意识
在对“雷锋精神”的认知中,虽然有61%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有必要,应大力宣传”,但仍有部分被调查者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这就提示我们应对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宣传途径作更为深刻的探研。调查显示,针对“钓鱼岛事件中普通民众应该做什么”的提问,强调“理性爱国”的大学生占到了被调查者总数的82%,同时,相当多的人并不赞同类似“抵制日货”的做法,赞成“对日实行强硬手段”的占3.3%。在对“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的态度上,有25.3%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赞同这一观点,有39.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物质基础不可少,感情更重要”。有的被调查者用“坐在宝马车里笑”表达了他们对“幸福”的看法,这种物质与感情有机结合的生活状态,无疑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理想。大约31%的大学生认为上述观点“在当今社会很正常,只不过他们不愿意这样做”。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认可了物质第一位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显示出传统的道德因素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观对他们所具有的约束作用。此外,将“幸福”界定为“豪宅、娇妻、名车”的也不乏其人。调查中,我们发现高校学生价值观趋于理性的同时,也发现了物欲的冲动和物质的诱惑与道德的底线形成了不太协调的张力。这种张力也就时常成为不幸福的源泉。
⒉当前大学生具有较强自我发展的冲动、自我实现的意识,更加强调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人性的自由独立
这就使得自强不息、自我打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新的时代特征和内涵。“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成了不少被调研者对“幸福”的戏谑诠释,从这里也可以反过来观察大学生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认识:希望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状态下实现个人价值。在对个人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的选择上,大约有41.9%的被调查者选择了“个人打拼能力”,31.8%的人选择了“社会关系”,17.9%的人选择了“人生机遇”,只有5.4%的被调查者认可了“学校学历”,还有3%的人觉得这是“命中注定”的。这里值得特别关注的是大学生对“社会关系”的关注度,31.8%的高比率表明了他们对于社会的认知程度是典型的“入世”心态,而对“学校学历”的轻视似乎受到了社会上存在的“读书无用论”的影响。结合他们对学者的认可,不难发现大学生心目中对知识和学术的矛盾态度,是整个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扭曲认识、矛盾看法的真实缩影。这又构成了大学生精神世界中理想与现实的又一对矛盾张力。
在对待个人规划设计的问题上,49.4%的被调查者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仅仅希望能够“走好眼前路”,若是将7.2%“没有想过”个人规划的人和1.5%认为个人规划“毫无意义”的被调查者综合考虑起来,就会发现有个人规划的还是少数,两者之比大约是6:4。更为典型的回答,诸如“有自由选择的余地,有自由发展的空间”、“追随自己的步伐,做好自己”、“从容做自己想做的事”、“自由地活着”等也都在显示出当前大学生更加向往自由。这也证明了当前大学生尽管没有走出校园,但已经感受到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物质层面、感情层面,乃至精神层面的富有者在今天已经成了让人羡慕的对象。这表明无拘无束的生活、自由自在的发展,在当前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