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问:2012年,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除了体量和资金量都要最大以外,请问还应有怎样的创意内容,让这“最大”名副其实?
答:新成立的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注册在北京市通州区,注册资本50亿元,资产310亿元,预计2012年收入220亿元,无论注册资本,还是资产、收入,都远远超过国内其他文化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新成立的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整合了万达集团的文化产业资源,旗下共有11家公司,涉及9个行业,包括中国万达院线、美国AMC影院公司、万达影视传媒公司、万达德贡舞台演艺公司、万达电影科技娱乐公司、大型主题公园公司、万达美术馆、大歌星连锁量贩KTV以及财经类周刊《华夏时报》、商业类月刊《全球商业经典》和《大众电影》杂志。
万达如何发展文化产业?第一,创新产业模式。做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走原来的路,用新的产业模式引领发展。第二,产业规模化经营。中国的文化产业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就是小、散、乱,我们做文化产业时就坚持一个原则,坚决把规模做大,做连锁化,通过信息化的技术,降低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实现企业的利润增长。第三,实行科技管理。快速发展中“不翻船”,还能运行稳,最大的体会就是信息化管理。第四,引进顶尖人才。文化产业主要是创意产业,人才是极其重要的。人才方面,我们不仅要引进优秀的人才、引进一流人才,更定位于引进全球顶尖人才。
卢正刚(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问:水晶石在科技和文化的融合中有何理念与诀窍?
答:公司始终秉承着“科技服务文化”的理念,认为科技是服务于文化传播、文化表现的辅助和支撑工具。公司完成的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受到广泛赞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原著本身深厚的艺术感染力,公司新颖的科技手段推动了它的传播。公司也利用同样的技术手段再现了其他的画作,却难以达到同样震撼的效果。因此,公司不断告诫员工避免作品的过度数字化和电子化,避免科技手段喧宾夺主。
若问我们的诀窍是什么,那就是专注。公司处于博大的文化领域中一个细分的领域,专注于文化艺术的视觉传达。公司的设计师多在三十岁上下,他们专注于利用年轻人可以接受的欣赏和思考方式助推文化艺术的呈现与传播。只有依托文化艺术的精髓,专注做我们擅长的部分,才能制作出符合当代人群审美以及精神文化需求的作品。
池宇峰(完美世界董事长):
问:完美世界的产品影响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请问如何实现从一个网游公司向文化全产业链公司升级?
答:互联网时代,我们利用互联网娱乐产品这种新的载体,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更高效的方式,进军全球市场,传播中国文化。从影响的方式来看,电影的特点是“广”——拥有最多的观众;游戏的特点是“长”——一款游戏,玩家甚至可以在里面玩很多年。所以,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游戏深入细致地介绍中国文化。
从最早进入教育文化领域的洪恩教育,到互联网娱乐的完美世界,再拓展到影视公司,其实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顺应行业发展大势,创造让人快乐和幸福的产品。人本能的快乐和幸福感绝不取决于挣钱多少,而是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后,可以去享受生活,比如玩游戏、看电影、出外旅游等等。教育文化产业让人具备更高的素质,有能力去追求更多快乐和幸福;互联网娱乐产品直接创造兴奋感和快乐;电影则是更高层次的快乐享受,除了带来直接的快乐体验,还带给人们长久的讨论和思考。
梅帅元(山水文化公司董事长):
问:每年一台实景演出,11年来已推出11台实景演出,这其中的最大收获和体会何在?
答:最大的体会是把自己融入到山水中,成为山水的一部分。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有山水情结,东方哲学一直推崇的境界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实景演出正是这种精神的最佳体现形式,正好为文人们所用,以展示这种情怀,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它从中华文化的积淀中走来,又沿着中国文化的脉络传下去……这也能回答实景演出为什么没出现在国外,而是中国首创的一种艺术形式。
并不是一切户外演出都是实景演出,现在许多“实景演出”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景演出。实景演出的核心是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不会过分张扬自己的能力,而是融入山水、寄情山水。文化产业有个探索的过程,实景演出也一样,现在有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希望理论界加强研究,总结实景演出的规律,正确引导文化产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