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资源有限,投入不足,也可以走特色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襄城区的这几所学校并没有充足的教育经费,它们的生均公用经费甚至只有农村学校的一半。“即使资源有限,投入不足,也可以走特色之路。”襄阳市二十五中的王三中副校长说,因为我们不肯服输,敢于挑战。
敢于挑战的还有襄阳七中的校长胡启胜。他在3年前决心通过社团建设,改变学生们“从早到晚就是学习,没多少课外活动”的局面,以或多或少满足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他压缩了学校的招生规模(使在校生减少了500多人),以便腾出一栋楼来成立社团中心。但这所缺少经费和师资(全校只有两位音乐老师)的中学只能提供一些简单的设备,譬如桌椅、几个架子鼓、几台电脑和音响电视,以及两台钢琴。从某种程度来看,社团中心的运作主要依靠学生们。但学校的贡献还在于,它每周为每个班级提供了两节社团课,并正式纳入课表管理。一些从小培训了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社团的负责人兼指导老师。七年级的曹果凡是舞蹈社社长,他从6岁起学习了7年的拉丁舞和爵士舞,“教30名同学跳舞”。他说:“每周我们都非常盼望这两节课,一下课就冲了过去。”
襄城区教育局局长张永成在谈及这些学校的变化时,深有感触地说:“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打破标准答案的束缚,对孩子的一生负责,一言一行负责。”教育局建议全区学生每日养成“七个一习惯”,譬如,给师长一声问候、做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读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提一个弄不懂的问题。张永成认为,教养和风度是一个人所有财富中最为昂贵的一种,它们只能成就于日积月累的修炼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