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地方治理经验”凸显出诸多内涵
在新任省长的经历和能力特点分析上看,十八大比十七大更加重视工作的经历和基层治理的经验。有材料显示,新任省长(市长)的一大特点,即多省任职经历大大加强,有丰富的地方经验。在31人的省长团体中,只有一省任职经历人数15位(占比45%),比十七大同期(68%)下降23%;具有两省任职经历人数增加到11位(占比36%),比十七大同期(29%)增加7%;而具有三省任职经历的人数则达到5位(占比16%),比十七大同期(3%)增加13%。这充分显示,中国政治精英选拔录用不同于西方的一大优势:在升任更高岗位前,必须经历实际工作锻炼,积累丰富的地方治理经验。
基层稳则社会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基层。因此,拥有和熟悉基层管理经验已成干部选用的重要环节和标准。可以说,只有在基层中得到了历练,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才可能胜任更高层次上面临的治理挑战。这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大显著特色,其间包含着中国干部选拔任用的内在规律和必然。
一是可以归因于我国中央地方集权体制下的责任权力分配特点。虽然我国的政治制度中规定了多种领导制度模式,如集体领导制、行政首长负责制等,但在我国的行政领导体制中普遍推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这种责任体制决定了在一个组织中,有一个最终的责任承担者——那就是行政首长。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该组织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及人事权、财政权等统统归于行政首长,也就是“一把手”。地方行政首长的权力和责任是相对比较完整的,以致于有些人对地方一把手或基层一把手的职权之宽、之广、之细、之重比喻为“某地总理”或“基层总理”之称,形象地说明了地方领导官员的职责承担情况。基于此,从干部培养锻炼具备的能力担当情况来看,相似的岗位需要相应责任能力的人才,一些优秀的地方领导干部在长期的单位锻炼中具备较好的能力,在与更高层级的责任岗位匹配能力方面具有更好的优势,这是符合行政组织学上的人才优选匹配之规律的。
二是党新时期干部路线和干部成长规律的最终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致力于促进干部的年轻化和专业化。其中的具体举措一是“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努力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素质”,为此,开辟了党校轮训及专业培训的制度; 二是“组织青年干部到实践中去经受锻炼”,为此有计划地组织青年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受锻炼和考验,建立了青年干部基层锻炼制度和干部培养制度,并逐渐创新了挂职锻炼、基层补课及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等多种制度和做法;三是“有计划地对青年领导干部进行交流或轮换”。把实行干部交流或岗位轮换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一个有效措施,并对一些重要岗位领导职务的选拔作出了两个以上工作岗位经历的要求。此后,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这样,重视基层经历就成为我党干部路线的主要特色,而这也为地方领导干部的升迁打开了更为广阔的政治发展空间。
更多内容>>>欢迎进入【理论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