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政治发展,要着眼于领导集体结构科学化
党的十八大是我党的又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其间形成的党的新领导集体更是承担着重大的历史使命。针对我国当前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客观需求,针对我国已进入“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面对国际、国内风险增加的客观现实,着眼于应对未来发展的需要,呼唤更加有力的领导集体,致力于领导集体结构的科学化和优化。
提高领导班子素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是中国共产党为提高领导班子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而提出的干部工作科学化的要求。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一是要使领导素质结构,包括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气质结构和背景来源结构等更加科学,更加有利于整体合力的发挥。二是要使职位特征结构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注重领导班子的互补和合作。三是要充分考虑时间的纬度,把握好更新的比例和速度,解决好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在领导集体班子中体现有序性和稳定性。四是注重统筹兼顾和有序平衡,结合横向和纵向关系,考虑地理和区域因素,把握好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民主集中关系。
谈到新换届的省级领导班子,人们除了对31个省份的省长进行集中检视之外,还专门分析了31个省的政协主席产生情况。通过观察发现,干部履新政协不是仕途“终点站” ,政协主席任职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年龄普遍更年轻。这些年轻干部和资深干部履新政协,不仅能为地方政协管理带来新思维、新气象,同时也意味着他们有更广阔的从政前景。 二是政协干部的对外交流有所加强,地方政协机关干部调任党政要职现象增多。这将改变一般认为政协是干部的“终点站”、很少有干部交流到党政机关的传统看法,并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增强民主协商实效性。
总之,干部的周期轮换,新陈代谢,既是一个组织在时间维度下演进的客观规律之必然,又是我国现有民主政治体制和长期政策导向的结果。各种干部更替中出现的各大现象,体现了我国基本政治体制和制度的各种客观要求,是中国特色政治博弈自我平衡的结果和我国领导干部体制下干部培养锻炼成长的必然结果。我们拥有面向未来的期待,期待新任省长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有效应对新的挑战,谱写新的历史答卷。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