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关注“改革红利”系列调研报告之二:以人口城镇化释放内需最大潜力
调查人:苗树彬 夏 锋
2013年04月16日10:2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传统模式迫切需要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走了一条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点的城镇化道路。传统城镇化模式在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社会代价,迫切需要转型。

⒈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

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系数极高。1841—1931年间英国为0.985,1866—1946年间法国为0.970,1870—1940年间瑞典为0.967,这些国家被认为是“同步城镇化”的典型。2011年我国人均GDP达到5414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但即使包括“半城市化”的务工农民人口,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仍然远低于工业化中后期应该具有的均值(60%),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消费需求的释放与升级,加剧了社会供给能力与消费能力的鸿沟,导致严重的内需不足与产能过剩。

⒉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

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了8.2倍,但城镇常住人口仅增加了2.5倍。2008年,全国土地财政收入为16255亿元,到2011年增加到41545亿元,3年间增长了2倍多。如果继续沿袭以往的用地扩张老路,势必占用更多耕地,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但是不顾用地需求的强劲增长,强制压减土地供应,势必又制约城镇化发展。如何破解用地“两难”,已经突出地摆到了各级政府面前。未来以土地扩张为导向的“规模城市化将”将难以为继。

⒊以“人口红利”为支撑的粗放发展难以为继

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与土地要素的利用一样,我国城镇化对劳动力要素的利用也采取了简单粗放的方式。未来5—10年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不可避免,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城镇化模式难以为继。通过在广东、河南、湖南等省进行的调研发现,不仅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中部地区也开始出现招工难问题。日本、韩国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末人口红利消失之前已基本完成了城镇化,而我国在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时城镇化还处于发展中期。

⒋“钟摆式”人口流动带来社会隐患

大量的“钟摆式”和“候鸟式”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口流动造成“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现象,牺牲了三代人的幸福,带来严重社会隐患。延续以排斥农民工为特点的“半城镇化”模式,不仅将进一步加剧城乡矛盾,也将阻碍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违背社会公平的价值理念。

⒌大城市不堪重负,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滞后

我国大城市集中了优质的公共资源,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人口过度集中,产生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资源紧张、城市贫富两极分化等“城市病”。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农民工总量的65.4%集中在东部地区,64.7%集中在地级以上城市,而全国667个城市约有2/3交通在高峰时段出现拥堵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小城镇在产业发展、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大城市相比差距巨大,对人口缺乏吸引力。2011年我国中小城市城市化率为33.9%,远远低于全国城镇化水平。而德国70%的人居住在小城镇;美国50%以上的人居住在5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