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2011年城镇化率与三产业就业情况变动图(%)
1978—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图(%)
未来5—8年,以人口城镇化为主要载体扩大内需,以制度创新为重点释放城镇化的需求潜力,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使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人口城镇化的制度框架;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形成人口城镇化的新格局。
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根源何在?未来10年,为什么要加快人口城镇化的转型与改革?人口城镇化的战略作用如何估计?如何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的要求?这些都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就城镇化问题组织了多次国内外实地调研、专家访谈,提出了推进人口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方案建议、路线图和时间表。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⒈过去十年基本保持平稳发展
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历史性变化”,成为我国由传统的乡土社会进入城市社会的标志。以10年为一个阶段,1980年至199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7个百分点;1990年至2000年,年均提高0.98个百分点;从2000年至2010年,年均提高1.35个百分点。从近10年的城镇化进程看,总体平稳,不仅避免了印度、拉美国家那样严重的城市病、大量失业和贫民窟现象,在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⒉中西部进程加快
调查显示,2005—2011年,中西部地区每年城镇化提高速度都超过1个百分点,均高于东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城镇化差距开始逐步缩小。随着产业转移和新产业兴起,中西部城镇化将成为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引擎”。初步预测,未来8年,中西部城镇化率仍有10—15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有望保持年均1.2%—1.5%的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⒊未来8年快速增长的基本条件具备
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城镇化进程快慢取决于三个方面:基础设施决定城市的承载能力;住房决定人口转移问题;就业需大量的产业与之匹配。这三大条件决定了城镇化速度的变化。从现有情况看,未来8年我国有条件实现以城镇化为主导的快速发展格局。以最为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交通条件”为例,我国高铁里程已达到8600余公里,稳居世界首位,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1小时交通圈,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8小时以内交通圈,对我国城镇化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⒋未来10年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率应保持在1.5%左右
我国51.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还包括了1.6亿的农民工群体。如果按户籍人口来算,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我国即使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10年后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仍只有47%,达不到目前世界的平均水平。考虑到10年后我国的发展前景,未来10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的年均增长率应为1.5个百分点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