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通过研究国史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辟的,但这条道路并不是建立在新中国开国时所面对的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烂摊子上,而是建立在新中国已经进行了近3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所说:在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里,“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能是对新中国头30年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只能是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畴,而不可能是“新民主主义回归”或所谓“民主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等的翻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与新中国头30年的历史只能是相互统一的历史,只能是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里不同阶段的历史,而不可能是相互割裂、相互对立的不同社会形态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报告还说道:新中国头30年“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这个判断完全符合历史实际,再次表明了中共中央对新中国头30年历史的一贯评价,即那段历史尽管有失误、有曲折,但成就是主要的、第一位的,主流是好的;失误和曲折与它的成就相比,只能是支流。
历史新时期相对于新中国头30年,无疑发生了全面、深刻和历史性的进步和变化,但只要深入研究一下就不难看出,这两个历史时期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统一性。看不到它们的变化,就不可能看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究竟“特”在哪里。而看不到它们的统一性,就不可能弄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它们的变化把两个历史时期鲜明地区别了开来,而它们的统一性又把两个历史时期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使它们共同成为新中国光辉历史的组成部分。
对于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是一个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高度相关、紧密相连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凡是怀疑和反对改革开放的,往往会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凡是怀疑和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往往会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必须深入研究这两个历史时期的异同及其相互关系。
再次,要通过研究国史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品格的认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特有的品格,很大程度上就表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它们,也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一些重大问题提法上表述上的变化,及其国内国际形势的背景。
例如,在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资本与劳动的关系问题上,改革开放中的不同阶段,就存在提法和表述方面或大或小的变化。刚开始,邓小平针对过去平均主义、大锅饭的现象,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而先富裕起来的政策。但他同时指出,提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共同富裕。他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对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他说:“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4、111、374页。
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和当时对收入分配中主要倾向的判断,党的十四大报告在论述分配制度改革时强调:“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五大在分配政策上进一步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但随着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渐拉大,党的十六大报告一方面提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得到充分涌流”;另一方面提出,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在政策部分,一方面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另一方面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面对城乡区域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以及民生方面出现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提法上、表述上有了较大调整。首先,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十条经验即“十个结合”中,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作为了一条;在阐述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观点时,把“走共同富裕道路”放进了第二点“坚持以人为本”中。其次,在政策部分,不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口号,而是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在收入分配问题上的提法又有了进一步变化。在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困难问题时,报告明确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在指导方针上进一步突出了共同富裕,不仅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定义,还把“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把握的八个基本要求之一,把“收入分配差距缩小”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在政策部分,除了重申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两个提高”外,又增加了实现“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除了重申保护合法、调节过高、取缔非法收入外,又添上了“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十分注重总结实践经验的,也是十分注重创新理论、十分注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情况的结合、十分注重汲取当代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的。我们要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品格,就要通过研究国史认识它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以便更自觉地拓展、丰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要求全党“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我们要自觉运用十八大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指导、加强和推动国史研究,同时也要自觉发挥国史研究的优势,阐释和宣传十八大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为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贡献国史学界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