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解读
2013年06月08日13:46   来源:浙江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是在我省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全会听取了省委书记夏宝龙同志代表省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根据党的十八大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深刻阐述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明确提出了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省委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请他详细解读《决定》。

一、关于省委《决定》的基本背景

省委谋划部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相关《决定》,主要有以下四点考虑:

第一,基于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增强综合竞争力的考虑。一个国家、地区的命运与兴衰,与其在历次科技革命中扮演的角色息息相关。迄今为止,全球已经发生了5次科技革命。英国、德国、美国等先后引领这五次科技革命,“各领风骚数百年”;日本、芬兰和爱尔兰等国家抓住机遇,积极创新,也陆续“升级”为发达国家。科技革命让“有准备”的国家、地区受益良多。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前夜,科技创新出现新态势,技术融合呈现新特征,制造方式发生新变化,产业发展孕育新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都在对自身发展战略进行调整筹划,加大信息、生物、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创新投入,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这既为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只有更加自觉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更加主动地前瞻布局、卡位“第六次科技革命”,才能在日趋激烈的综合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第二,基于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创新驱动发展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考虑。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创新驱动的思想认识逐步提高,工作思路逐步清晰,工作力度逐步加大。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多种场合也反复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真正形成“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生动活泼创新发展新局面,已经成为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新要求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部署和具体行动。

第三,基于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考虑。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创新是浙江走在前列的不竭动力源泉,是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最根本、最关键”的力量。2003年,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八八战略”时,就把科教人才工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2006年,全省自主创新大会首次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省份的战略目标。经过这些年持之以恒的推进和落实,全省创新基础得到加强,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资源加快集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新一届省委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确立了加快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现代化浙江的发展目标,明确了分阶段推进和干好“一三五”、不断上台阶的发展途径。面对更加艰巨的现代化建设重任和更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我们只有充分激发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两大动力,强化产业、需求和城市化三大支撑,硬化结构、效益、资源环境、就业社保四大约束,才能在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现代化征程上阔步前行。

第四,基于破解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打造浙江经济“升级版”的考虑。当前,浙江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素质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市场外向度高、县域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等传统优势正在弱化,增长速度逐渐放慢、要素制约持续加大、发展潜力不断下降,原有的传统发展道路已经走到尽头。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增强优势、转化劣势,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推动浙江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制造大省”向“创造大省”转变,完成浙江经济从粗放到集约的“惊险一跳”。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