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新阶段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李克强在讲话中指出,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这一判断贯穿于整个讲话之中,是讲话的重点之一。有关城镇化是中国最大的内需,李克强讲话的核心观点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中国城镇化拉动内需的规模和潜力是巨大的。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不仅可以扩大投资、而且能够促进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我国实际的城镇化率还很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一些与我国发展阶段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左右的平均水平。李克强指出,差距就是潜力。考虑到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城镇化需要的时间会更长。真正的城镇化率应当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最后基本公共服务也应该是公平均等的。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一个巨大潜力,有着广阔的成长空间。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靠什么样的力量沉着应对各种不利因素,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对讲话的理解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努力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为我们赢得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发挥的巨大空间。
第二,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动力。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点。一是扩大内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国际经验表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国经济发展主要是靠内需。只有立足扩大内需,才能使我们的发展立于不败之地。二是扩大内需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人口众多、国土辽阔,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市场空间大,回旋余地大,内需潜力大,对经济发展具有持久的拉动作用。
李克强关于城镇化是中国最大内需的观点,贯穿于他近几年的一系列讲话、报告之中。如2009年12月,正值全国人民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他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需求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2010年6月,李克强在上海会见市委书记、市长“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专题培训班全体学员时表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最大的内需在城镇化,促进发展最大的潜力也在城镇化;2011年12月,他在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强调,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城镇化蕴涵的内需潜力巨大;2013年3月,他在会见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境外代表时指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前所未有,13亿人口向工业化、城镇化迈进,产生的内需是巨大的,其中最大的内需就是城镇化。城镇化是中国发展最大的内需,这是李克强对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深刻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