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继续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这既为机构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同时也为当前加快推进各项改革提供了一个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目前加快改革的必要性已有基本共识,但如何推进尚不明确。简政放权,理顺关系,有利于形成上下互动、更加主动的局面,在更加灵活高效的实践中探索具体改革路径。
简政放权本身就是重要改革
简政放权一直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从延安时期的精兵简政,到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以及1992年后的加快改革,简政放权都是重要的改革内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当前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简政放权既是下一步加快改革的目标、方向,也是重要内容,是改革的应有之义。
简政放权可以协调多方面关系,有效推进其他各项改革
当前,关于改革及加快推进各项改革的必要性,从上到下,已形成一定共识,尤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产生后,社会各界都对其寄予了很高的改革期望,但如何改,从哪儿开始改,尚不明确。在此背景下,简政放权尤显迫切,当大家都不确定从哪里着手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政府先放手。
(一)简政放权可以有效协调顶层设计和基层首创、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
改革进行到当前阶段,一方面依然要摸着石头过河,放手发动和充分尊重基层首创,同时也要高度重视顶层设计对于深化攻坚、系统推进的重要意义。但顶层设计不是完全指令行事,更不是灵丹妙药。时下似乎有一种对于改革的误区,很多层面对改革存在一种被动等待的态度,等待中央号令,期待中央拿出一个完善的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和具体的路线图、时间表,然后按照这个方案一步步行事似乎就会改革成功。这是对顶层设计的曲解,这样的顶层设计即便有,也是闭门造车的结果。科学的顶层设计本身就是一个上下良性互动的过程,是对各方面基层首创经验的总结和概括。造成这一对改革被动等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互动不够,关系不顺是重要原因。简政放权就是要为形成上下互动畅通、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有机结合理顺关系,创造环境。
同时,改革既需要整体推进,也需要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但从哪里突破,如何突破,既难以设计出来,事先也不好预料。必须通过先行先试,通过实践探索与检验推广。因此必须通过简政放权,充分调动从上到下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主体对于改革的主动性,放手让其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才能找到和发现可以形成有效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并以点带面,协同有序地推进其他有关改革。
另外,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良性有序、相互促进是最理想的状态,但难度很大。简政放权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在职能转变的动态过程中找准定位,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同时市场作用的加强又能反过来对政治体制改革加以促进,创造条件。
(二)简政放权有利于形成改革的良好预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的红利主要是市场化的红利。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正面临向中速增长的阶段转换。这是世界先行国家的基本规律,我们可能也难避免,需要为此做好准备。但同时也要看到,多年发展中积累了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本身就需要加快改革,也需要一个相对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来提供支撑和保障。所以中央高度重视释放改革红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创造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的必要前提,也有利于形成市场化改革的明确预期。当前民间投资,特别是实体经济领域的投资不够活跃,与投资主体对今后经济走势和发展方向不够明确、政府对于有些领域管控过严、投资环境质量下降有较大关系。需要提供一个关于市场化改革的良好预期,才能进一步激发资金动力和市场活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创造更为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