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记者与美国前国务卿深度倾谈
基辛格再论中国:19世纪对中国领导人影响最深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璐晶
2013年07月19日14:07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谈新型大国关系:

  尽管艰难,但领导人有责任促成

如今,中美关系正面临实力竞争与权力转移的历史周期,未来,“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是走传统的战略对抗之路,还是开辟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有西方学者担心,中国的崛起会复现“德国崛起、一战爆发”的情况。而基辛格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历史不会重演,中国威胁论不成立,中美之间应该合作而不是分裂。

“历史上守成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历来激烈碰撞,屡屡爆发冲突和战争,这似乎已成历史定律”,这一用来描述中美关系的论断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颇为流行。值得庆幸的是,无论美国还是中国领导人都表示不愿接受这样的历史宿命。

基辛格非常推崇中国前国务委员戴秉国发表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长文。戴秉国强调:“中国发展起来后会不会在世界上争霸?这个担心是没有必要的。……说中国要取代美国、称霸世界,那是神话。”但他也暗示美国:“我们也希望有关国家在亚洲的所作所为不以防范、遏制和损害中国为目的,希望有关国家在我们中国人几千年生存发展的这个地区,在我们家门口的言行也都是善意和透明的。”

基辛格借此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了中美外交政策的不同:“4000多年的历史里,中国几乎都面对着敌对的邻国,对于外国的担忧一直贯穿中国的历史,这就意味着中国有更多的概念化思维,就是从内涵和引申意义去理解事物。而美国的历史要短得多,并且背靠两大洋,从未面对过强大的邻国。所以美国人很务实,他们看到一个问题,然后就想去解决一个问题。但中国人看到一个问题,可能会考虑去解决,但也会考虑是否解决这个问题反而会带来另一个问题。这就形成了两国做事方式的不同。如今,美国已经知道自己并不再是处于独立的状态,其他国家已经可以影响到传统意义上美国的‘地盘’。美国也应该形成如中国一样的概念化思维。”

基辛格表示,今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和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庄园会晤中关于建立新型国家关系的表述,非常重要且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历史上大国关系多数是通过冲突解决的,但当今世界,伴随着可相互摧毁的武器存在和全球经济的脆弱性,这种情景完全可能导致一场全面的危机。”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美中应去创建一种新型国家关系,尽管这很艰难,但我们的领导人有这个责任去促成,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对于建立这种关系的态度都是真诚的。”基辛格说。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