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基辛格再论中国
1971年7月9日12时15分,经过一个近8个小时的飞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所乘坐的巴基斯坦民航波音707飞机终于抵达北京南苑机场。
当基辛格走下飞机,拘谨有礼地与叶剑英元帅握手寒暄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他此行将成为开启几十年后全球最重要、最活跃的双边关系的钥匙。
42年过去,基辛格出访中国超过80次,在中美关系的若干关键节点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这个当年在他眼中“美丽而神秘”的国度,如今已经变得再亲切不过。“中国是我交往最久、最为深入的国家。中国已经成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朋友对我而言意义非凡。”
2011年,88岁的基辛格出版《论中国》,表现出一个西方学者对中国特色毫不掩饰的认可。今年6月,这位“认识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的长者再次来到中国,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基辛格再论中国与中美关系:“我一直坚持美中应该去创建一种新型的国家关系,尽管这很艰难,但我们的领导人有这个责任去促成”;“中国梦与美国梦殊途同归”。
论及中美两国的战略不信任,基辛格重申:两国应遵从“战略互信、共同演进”的发展道路。
对话基辛格
中国梦与美国梦殊途同归
——开创更和平、繁荣和合作的世界
“离开这个世界前,我有责任带孙辈们看看中国。”
6月26日上午,在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面对面之前,已经80多次到访北京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携着儿媳、孙子第15次造访了天坛。
基辛格上一次来天坛,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在那一次游览过程中,基辛格不止一次地说:我爱这个地方。他在留言中写道:一个国家有着伟大的过去,也将永远拥有辉煌的未来。
自1971年7月9日秘密访华之日起,这位42年前重启了中美大国关系大门的人,如今已90岁高龄,还经常乘坐20个小时左右的飞机航班,往返于中美两国之间。
基辛格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学术界他算不上是中国专家,他的专长在于“认识中国的每一代领导人”,且对“中国思想和中国人民有浓厚的兴趣”。他还试图把这种兴趣传给他的子孙。
谈中国领导人:
19世纪对中国领导人影响最深
“中华文明的一个特点是,它似乎没有起点。”基辛格认为,“中国领导人因此与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的领袖不同,他们往往从历史角度考虑问题。中国的历史悠久而宏大,使中国领导人能凭借这样的积淀,让谈判对手油然产生一种谦恭之心。而事后回忆时,谈判对手才意识到,所谓历史,有时候只是一个比喻。”
正是基于这一点,基辛格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黄帝到春秋战国,从三国到唐宋,从明清到民国,在其2011年发表的《论中国(On China)》一书中,基辛格便尝试以中国传统的以古鉴今的思路来思考中国、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
在基辛格看来,有两段历史对当代中国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一是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让中国人相信混乱局势的危害是巨大的。二是19世纪,中国从曾经世界最富有的国家沦落到外国列强掠夺瓜分的境地。”
基辛格向《中国经济周刊》强调;“19世纪对当代中国领导人影响最深。也是从那时开始,中国认为是防御性的举动,可能会被西方视为是侵略性的;西方的威慑行为则可能被中国解读为对它的包围。在冷战期间,美中两国就此纠缠不休。迄今为止,两国在某种程度上仍未摆脱这个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