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通过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从邓小平教育思想看如何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
朱佩娴 叶帆
2013年07月30日16: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以“三个面向”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者们认为,邓小平同志从社会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又从教育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中相互联系的两个重要方面。“三个面向”揭示了新时期我国教育的本质要求,它统一于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这一目标,统一于与时俱进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可持续的智力支持这一过程。“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不仅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而且指明了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对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学者们认为,环顾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环境、理念、内涵等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改变。社会已经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同时正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发展。其中,以体力劳动者大军为主体、由少数知识分子管理的人力金字塔结构,正在逐渐让位于以小单位为主的人力布局和以扁平化为主的组织结构;从一而终的聘用正在消亡,终身适用的专业身份正在式微,取而代之的是经常的转工、转行、待业等。二是教育发展的理念逐渐转变。教育原先被看做是为社会的人力结构准备各级各类的劳动力,即看成分类分等的机制,横的分为专业,竖的分为等级,其核心就是学历。然而,面对变化的社会,人的职业身份会不断变更,人的等级身份可能升降难料,人的专业身份不再一成不变,学历概念受到挑战,教育的职责不仅仅是为年青人进入某个行业的某级职位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为年青人未来的一生做准备。三是教育发展的内涵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知识不断更新、社会环境不断变迁、个人工作生活不断变更,个人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即按需、及时、随地学习;另一方面,学习经历正在多元化,除了在课堂、实验室、图书馆学习,还出现了大范围的实习见习、出国交流、社会调研等。

学者们指出,教育发展环境、理念、内涵等的深刻变化,更加要求我们按照“三个面向”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一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克服行政化倾向。二是扩大教育开放。适应国家对外开放的需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三是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应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总体战略。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新闻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