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红茹 郭芳
8月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研究员隆国强参加了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上海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与会者谈的最多的,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的建设。
十几天后,商务部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已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对外经济政策研究的经济学家,隆国强在对外贸易、跨国投资、经济合作、特殊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等领域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政策研究课题。9月3日,就上海自贸区的相关问题,隆国强接受了《中国经济周刊》专访。
设立自贸区是对外开放和改革的双重要求
《中国经济周刊》:此次力推上海自贸区的背景是什么?
隆国强:宏观的背景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外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改变。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外部市场没有那么繁荣,制造业跨界转移的高潮也成为过去,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高潮也过去了。这就要求我们的总体布局进行调整。其次,我们自身的比较优势有了改变。以前我们参与全球竞争靠的是劳动力的低成本,现在这个优势受到了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竞争。第三,国家的发展战略发生变化。原来的战略目标是快速推进工业化,现在讲转变发展方式。在上述三个变化之下,我们需要探索怎么能够在对外开放方面开创一个新的局面,争创在全球竞争中新的优势。
第二个背景就是改革。上海自贸区兼具双重任务:一个是在开放领域,怎么进一步扩大开放,特别是服务贸易的开放要做一些探索;再一个是怎么通过进一步地扩大开放,对涉外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包括对外资管理的方式、外资准入的管理、法律法规的调整,通过这些调整进而延伸到我们国内的经济体制。比如,我国开放服务业以后,服务业的法律法规要进行调整;再比如,今年以来,改革的核心是政府职能的改革,在市场环境下,怎么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把政府管理的重点从准入的事前审批怎么转到市场的监管,怎么把重点从审批转到提供更加高效的低成本的公共服务。上海自贸区兼具这双重任务,为改革先行先试,为开放先行先试。
税收优惠不是重点,主要是给先行先试的授权
《中国经济周刊》:上海自贸区在设立问题上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在你看来,这些不同的声音有没有道理?
隆国强:分歧主要在于这个区的定位是什么,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政策?最大的分歧就是在这个区里是不是应该有税收优惠的政策。反对者认为,上海已经很发达了,再给优惠政策就会变成吸纳投资的洼地,会加大地区之间的差距。这也是有道理的。
我个人认为,不是要在这里普遍地设立优惠政策,而是对一些特定的业务,尤其是面临全球参与竞争的业务,比如国际结算给予适当的优惠政策,有助于其打造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中国是世界贸易的第一出口大国,但是跨国公司都不把国际结算放在中国。这些有更高附加价值的环节,不是上海跟我国其他城市之间的竞争,而是上海面临全球竞争,这就需要上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率。
《中国经济周刊》:上海自贸区方案中,税收的优惠是不是重点?
隆国强:不是。上海市市长跟总理说,“我们不要优惠,我们要机制,要改革”。主要是给上海一个先行先试的授权,更多的是在探索贸易便利化、扩大开放领域、探索对外资的管理机制。
上海自贸区是浦东新区的升级版
《中国经济周刊》:自贸区和以往的改革试验区、经济特区、国家新区有什么不同?
隆国强:准确地说,自贸区是原来特区的升级版。我国从改革开放初期建立深圳特区,从蛇口工业园开始,到后来放大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再到后来浦东的开发开放,到后来海关的特殊监管区等等,这些园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了园区政策和管理体制的设计,在每个阶段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目前,上海自贸区的目标是服务贸易的开放。这不仅是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试验,更是改革的试验区。与原来的园区相比,无非是在新一轮的开放、改革、升级里发挥一定的作用。实际上也是一个园区,只不过是升级版的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