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
[摘 要]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我们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找准对外开放的抓手,将改革的攻坚领域与开放的重点紧密结合,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重要支撑,为实现“两个百年”和“中国梦”的目标提供动力和保障。
[关键词] 全方位改革;开放型经济;走出去战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我们要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找准对外开放的抓手,将改革的攻坚领域与开放的重点紧密结合,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重要支撑,为实现“两个百年”和“中国梦”的目标提供动力和保障。
一、准确把握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进入较长的深度调整期。一是金融危机尚未走出困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继续增加。IMF预计,2013年七国集团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123.9%。二是新兴经济体发展潜力较大,但受外部条件恶化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制约,新兴经济体增长大多放缓或维持较低增长。三是各国宏观经济政策趋向利己,多边主义遇到很大挑战,区域经济合作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约束加大。一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压力很大,光伏产业发展遇到的问题即是一例。二是土地、劳动力、原材料等各类要素成本上升,价格竞争优势减弱。三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空间比较有限,需要释放改革红利以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新形势下,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看大势、谋全局。一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抓住战略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二是坚持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当前,广大发展中国家“脱贫致富”和发达国家摆脱债务危机都需要加强与外部的合作,这为我国和平发展提供了比较坚实的物质基础。三是准确把握自身和外界关系的变化。近30多年来,中国迅速发展,西方出现未所预料的问题,彼此看待对方的视角都在变化和调试,我们应当把自身的视角调整到更加准确的角度,既不能反应迟钝,又不能反应过度。
二、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
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和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这两次重大开放决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当前,应当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把对外开放作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基本战略方针,以开发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通过开放推进全方位改革。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表明,改革和开放紧密相连,互为因果、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在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期间,我国不断对外贸、价格、税收、汇率等进行改革,国务院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清理了数千件行政审批项目;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央政府共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共清理地方性政策和法规19万多件。新形势下,应当根据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碰到的问题寻找对外开放的抓手,以开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以开放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开放突破改革困境。
在深化改革中全面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一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适时推行新型贸易、投资安排。在继续高举多边主义旗帜的同时,通过签署多边、双边协议,与主要贸易伙伴对等开放市场,为我国企业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对等互惠的方式,与有关国家建立新型贸易、投资安排。二是继续推进全方位地域、领域开放。要完善区域布局,进一步深化沿海、沿江开放,扩大内陆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授权有条件的地方大胆创新试验,探索新的开放政策。三是促进国内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市场为导向推进投融资改革,通过下放审批权限、减少审批目录,激活市场的投融资活力。要为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外资管理可逐步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四是为我国企业走出去“铺平道路”。在优化我国投资环境的同时,对等要求其他国家开放市场,解除对中国企业投资的限制。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
相关专题 |
· 《行政管理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