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思想理论的创新
我们党在文化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文化强国之路》一书,即全面反映了这一时期党领导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思想理论创新成果。
首先,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关于文化建设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探索。书中透露,2004年在研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方案时,胡锦涛同志曾说,这种事业单位体制问题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解决,不能再传给下一代了。阅读《文化强国之路》一书,我们能深刻感受到,正是凭着攻坚克难的政治勇气和大胆实践的探索精神,我们党带领广大文化工作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定不移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结出了丰硕成果。这些成果,既体现在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文化生产力的解放上,更体现在管根本管长远的思想理论层面,尤其是集中体现为深化了对文化地位和作用、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格局、文化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思路、文化发展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的认识,形成了鲜明而完整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其次,集中凝练了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观念。作者指出,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首先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阅读《文化强国之路》一书,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十年文化体制改革,最根本的突破是观念的突破。书中反映的很多新观念,既来源于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又充分发挥了先导引领作用,指导着广大文化工作者从传统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着文化体制改革实践。特别是作者关于“两个面向”即面向群众和面向市场,“两个轮子”即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两种属性”即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商品属性,“两个效益”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格局”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开放格局,“两个市场”即牢牢占领国内文化市场和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两个动力”即改革和科技等一系列问题理论阐释,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加强文化建设的具体要求,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代表了广大文化工作者思想认识的新高度新水平,已经和正在实践中日益转化为文化改革发展的现实推动力。
第三,集中体现了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方法。十年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不仅有赖于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还得益于每一项具体工作的扎实推动。阅读《文化强国之路》一书,我们能深刻感受到,作者十分重视从方法论的高度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谋划、指导和推动。如善于进行顶层设计,在启动改革之初就对改革重点领域、突破方向、推进路径、实施步骤、配套政策等重大问题进行统筹考虑,使文化体制改革这项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的敏感任务得以积极稳妥推进;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通过啃下硬骨头、抓住牛鼻子带动全局工作;善于借鉴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做法,把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紧密结合起来;善于总结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推动改革从“试验田”变成大面积“丰收田”,等等。这些关于改革方法论的阐述和总结,对于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改进作风的示范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进一步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的号召,强调要把“三风”作为一个整体,协同推进、标本兼治、形成合力、取得成效。《文化强国之路》一书彰显出的为民情怀、务实精神和清新文风,为我们加强作风学风文风建设提供了典范。
透过书中一篇篇文稿,我们可以真切地感知作者以人为本、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文如其人,《文化强国之路》一书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人民群众发自内心深处的情感和热爱,反映出的是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他把解决读书难、看报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文化权益问题作为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尺度,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活力。如在谈到文化产品评价时指出,人民群众是文化产品的最终评判者,要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好口碑。在谈到电视数字化改造是民心工程时特别告诫,在农村电视向数字化阶段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公益性质,避免在实践中走样变味,不要把民心工程变成民怨工程。
透过书中一篇篇文稿,我们可以真切感知作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文风反映政风,体现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收入《文化强国之路》一书的文稿,相当一部分是作者在基层调研和其他场合的即席讲话、谈话,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步推开,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早在2003年时作者就指出,实践在呼唤改革。基层对改革认识的高度和实践的进度,是出乎我们意料的,已经走在了主管机关的前面。他强调,正确的认识是从群众中来,从实践中来。只在办公室苦思冥想是不行的。为此,作者身体力行,数十次到各地实地考察,深入改革试点地区和基层文化单位了解进展情况,总结试点经验,在实践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导和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
透过书中一篇篇文稿,我们可以真切地感知作者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语言魅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的思想最鲜活,群众的语言最生动。”从《文化强国之路》一书中可以感到,作者十分熟悉群众语言,善于运用群众语言回应群众关切,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如在谈到转企改制的本质要求时指出,改革不是甩包袱,不是为财政省两个钱,根本问题是要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在谈到要加大对改革到位单位的支持时强调,要扶上马、送一程。作者还以“猫论”形象说明人为割裂文艺院团与观众、与市场之间联系的严重危害:猫的天性本来是抓老鼠,可是主人好心,总是拿鱼喂它,本意是鼓励它更好地抓老鼠,可是后来猫认为享受主人喂的鱼才是理所当然的,长期下去,最后就根本不会抓老鼠了。各种戏曲本来是与观众和市场有天然联系的,但人为地把院团“养”起来,进而行政化,长此以往,最后院团也就根本不会去争取观众、开拓市场了。类似例子,不胜枚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