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学习”有了新特点
许多人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来发布自己的研究心得、分析发现,使得这些知识传播的针对性和快捷性大大提高了
杨雪冬(中央编译局研究员):网络时代,博客、微博、微信这些新的交往工具,给个人提供了“微学习”的机会。许多人不仅依靠网络来搜索、查找信息,也通过博客、微博、微信等来发布自己的研究心得、分析发现,使得这些知识传播的针对性和快捷性大大提高了。根据我的个人经验,“微学习”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保持在网络时代学习的主动性。对于许多研究者来说,海量的信息往往会超出个人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造成整日沉溺在信息的检索和收集,弱化对这些信息的判断和分析能力。而利用这些新的工具,可以增强研究者在网络上利用信息的自主性。研究者除了通过微博、微信等工具进行通讯外,还可以将其作为数据库进行建设,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自主选择关注的对象、取舍信息的来源,并且可以将这些信息进行适当的分类。
二是保持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在大数据时代,你既可以获得即时的各类信息,也可以读到各种不同的观点,也能通过各种搜索引擎获得各个学科的基础文献以及最新成果。如此多类型、多领域信息的同步展现显然是传统知识载体,比如报纸、期刊、书籍等无法做到的。微博可能集中体现了多样化信息同步展现的功能。只要你选择关注对象的时候,有意识地采取多样化标准,就会使自己能时刻接触到所关注领域的最新进展。
三是实现信息交流的互动性。知识的生产需要交流互动,所谓“游学”、“切磋”、“商榷”、“对话”都说明了交流互动的重要性。网络的出现,克服了交流互动的时空障碍,既可以使知识的生产者与接受者处于同一个时空之中,也可以使不同的知识生产者汇聚在一起,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这是“隔行如隔山”的传统社会难以想象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学者已经开始建立专业性的微博、微信群,作为学习交流的平台。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很容易将更多的陌生人吸引进来,扩大知识的交流互动范围。
四是提高信息交流的针对性。网络既有开放性,也有可选择性,可以根据个人的偏好选择浏览的网站、交流的平台、常用的工具。网络的可选择性能够转化为信息获取和交流的针对性,只要使用者有自己的目标和标准。随着越来越多专业性微博的出现,专业化网站以及信息综合平台的出现,信息交流的针对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微博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同一水平线,好事还是坏事
平等是平等了,但没有沉潜把玩,不经长期思考,文化上的创造性,没有被激发出来
陈平原(北京大学教授):我之落伍,最新的表现形态是拒绝微博。以一百四十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实时分享,此微博引入中国没几年,已“风风火火闯九州”,以致很多人见面就问:“你微博了吗?”似乎生活在当今中国,不微博就落伍,就出局,就没有发展前途,就对不起这伟大的时代了。
自主发布,实时播报,短小精悍,写作便捷,门槛很低,商机极大……这我都相信,但如此随时随地发感慨、晒心情,不正是知识及思维日益碎片化的表现吗?本来是沟通信息、联络感情为主,因中国的特殊国情,有人用来炫耀财富,有人用来反腐揭弊,有人用来聚集人气,有人“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儿”,有人则“把握营销未来”,最有趣的说法,莫过于“微博有利于身体健康”——大家都活得很压抑,有微博发泄不满、获得自信,因而一扫阴霾,何乐而不为!
我以为,微博作为一种表达形式,自娱可以,交友可以,揭弊也很好;但文体上有明显缺陷,写作心态不佳,传播效果也可疑。大学生、研究生偶尔玩玩可以,但如果整天沉迷其间,忙着写,忙着读,不考虑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则有点可惜。很多人欢欣鼓舞,理由是“在微博上,一百四十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如此强调草根性,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平等是平等了,但文化上的创造性,真的被激发出来了吗?我感到忧虑的是,没有沉潜把玩,不经长期思考,过于强调时效性,且最大限度地取悦受众,久而久之,会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及思维习惯。而这,无论对于学者还是文人,都是致命的诱惑。
新媒体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创作形式
一句感慨可能引起无数回复,来来往往,就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似乎就带有了学术创作的性质
马汉广(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近几年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就是新媒体与学术观念。新媒体技术改变了它的写作方式、阅读方式和作品的存在方式,并将虚拟世界中的游戏规则带入到现实。这是我们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也是那些后现代理论家们所没有预料到的。
微博和微信流行起来,引发了我对这种形式新的思考。比如在微信朋友圈中,某人发了一个状态,也许只是一句感慨,或者是自己遇到的一种具体情境,对于陌生人来说也许没有意义,但在朋友圈中却可能会引起无限的遐想,引起无数的回复。而原作者也可以继续参与其中,来来往往,就形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似乎就带有了学术创作的性质。当然这种学术不是以固定的文本的形式存在的,对阅读者来说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种形式也没有了固定的作者,朋友们都是以平等的、自由的身份参与其中,而且它的发展方向也是人们在事先根本无法把握的,完全依据当时的具体情境,以及每个参与者当时的具体心境而定,形成了一场话语的狂欢;这些东西也永远处于一种待完成状态,无论何时何地,人们看到这些东西,都可以继续回复,将之继续下去。
今天的微博对写作者来说可能是误导和残害
“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天习惯写100多字的微博,而读书少了,书卷气就少了;知识有了,但修养没有了
陈平原(北京大学教授):每天习惯写100多字的微博,养成了这个习惯是很难再改变了。能够写几句俏皮话,写不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我们今天太多地在强调知识的广博,很少强调思维的深度。思考有广度,缺深度,这和我们阅读的习惯有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知道分子”,比起以前的世代的人的常识要多,但思考、辨析能力不足。这跟大家缺少琢磨的时间有关。没有时间、没有耐心来仔细琢磨一个事情。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自主记忆力的衰退。我们全世界的人都一个样,把记忆力交给电脑了,把所有的知识交给数据库。我们以前必须要记忆很多东西,所谓读书破万卷,北大中文系有很多传奇性的老学者,你说一句话他能马上告诉你在哪本书的第几卷第几页,以前觉得特了不起。今天大家已经不再读书了,已经查书了。阅读被检索取代是一个很可怕的问题。我不知道你怎么样,我自己是常常很惊讶于自己会突然有记忆力的衰退,我们以前总是想拼命地记住某些东西,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动力了——“没关系,我的电脑里有”。我常跟学生说,检索能力是很容易学会的。将来稀缺的是独立思考、批判精神,不依附于前人、古人,不盲从于社会,时髦不能动。
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养。知识变得唾手可得之后,读书原有的三个功能——阅读、求知、修养,都受到了影响。我们以前读书,求知和自我的修养是同步的,现在求知这个层面被检索所取代,只要知道一个书名和人名,检索就行了;而阅读的功能更强调了娱乐功能。原来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的状态消失之后,知识有了,但修养没有了。我们以前推崇苏东坡的诗“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多了,平常人说的书卷气就出来了。
今天我说的是阅读和修养两者不再同步之后,尤其是140字的微博,读书对人格,心灵,气质,外在形象的塑造都被切断了,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新媒体在学院派中还是受排斥的
新媒体的种种样式,能如此吸引年轻人,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我们还必须放下大学教授的架子,了解这种大语境
马汉广(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网络的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但是这个虚拟的世界也以它独特的方式对现实世界产生着影响。今年三月初我在网上看到了许多高校打出了祝贺“女生节”的横幅,我还以为是高校男生想为女同学过“三八”节,后来和我的学生说起此事来,他们嘲讽我out了,女生节是三月七日。原来这个节日的由来竟然源于一个游戏色彩的短信,说女生与女人之间是一日之差。后来“一日之差”的说法,被未婚女性普遍接受,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女生节。这时你再祝那些未婚女性三八节快乐,她们会非常郑重地提醒你,我不是妇女,我是女生。也许开始之初他们只是为了标新立异,但随之就成了一股潮流。就是在这种潮流,深刻影响着年轻人的观念,而我们还置身其外。
关于新媒体,在正统的学院派之中还是一直受排斥的。多数人们还是把它排除在文学的大门之外,虽然近年来也有一些人成为了网络潮人,开博客、开微博等等,但他们也并未真正进入到新媒体的深处,或者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真正成为赛博时代的写手,仍然是精英文人而已。
因而在大学教授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隔阂。作为高校老师,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我们去给学生上课时发现,一些坐在下面的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几乎都在翻看着自己的手机,阅读那里面的信息,不管你给他们布置什么样的经典作品让他们去读,对老师布置的东西根本不闻不问。我想,这可能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真正的隔阂所在,我们总希望以我们的经典去改造学生,但多少年以后也许我们的经典都不是经典了,而只有学生们阅读的才是经典。新媒体出现的这种种样式,能如此吸引我们的年轻人,是我们不应该忽视的。所以,我们还必须放下大学教授的架子,真正接触那些新媒体作家,或者是自己真正去尝试新媒体的写作,了解在这样一种大的语境中文学将会成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