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深圳论坛)

王京生: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解读

2014年01月08日08:3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

中国崛起有悠久的和平文化基因

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理论建构,既不照搬他国模式,也不固守本国模式,而是采纳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性之上的开放、包容的模式,始终恪守鲜明的民族立场。

“六经”是将中华民族带入文明门槛的中华元典,是中华民族垂范久远的指针和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中华元典所阐扬的“穷变通久”的变易哲学,及由此引申出的刚毅自强、刚柔相济的社会—人生哲学,构成了中华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根本思想。

诸子百家争鸣,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建构了基本的、扎实的文化心理根基,孕育了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神和包容品性。秦朝的文化一统,顺应了战国晚期诸子百家思想合流的趋势,为最终形成中华文化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汉王朝统一后,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文化立国根本。其后,中华文化历经汉魏以降儒释道三家争胜到宋元后“三教合一”的演进,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政治文化经过多次“更化”、“改制”,最终形成了中国传统君主专制社会政治文化的基本形态。

中华文化尊崇主流、存亡续绝的不息精神,始终与时代相适应。从传统儒学,到两汉经学,再到宋明理学,儒释道三教合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并包、多元融合、价值整合能力,处处彰显着文化的软实力。特别是孔子提出无信不立思想,使“信”成为中国文化符号。这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曾经以兵、食为依归的殖民战争崛起完全不同。中国崛起有着悠久的、和平的文化基因及传统。

中国崛起靠的是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文明的延续性。中华文明既历史悠久,也是可持续的。这是它与其他文明的区别,如古希腊文明早已经流断,古印度文明已在流变中改道。

如何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转化为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文化软实力,是当今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也是中国和平崛起文化理论建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中华民族文化具有超越时代与地域的强大凝聚力,理应能够转化为政治意义上的国家文化软实力。

3

中国崛起奠基于文化结构的稳定性与流动性之上

中国和平崛起文化战略的时代精神,首先体现在近现代以来中西方文化交流与互动过程中,中华文化的救亡图存、思想启蒙及转型复兴等方面。鸦片战争以来的170多年中,中华文化在曲折中艰难前行,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曾经的文化危机使中华民族逐渐离失了原有的精神家园,使国家和社会处于长期剧烈动荡和变革中——中华文化危机成为最深层次的民族危机。从此,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亡国灭种”的倒逼中,走上探索出路的漫长而曲折的征程。

近代中国文人志士开启的“救亡图存”,成为近现代中国文化历史的主旋律。救亡图存迫使民族文化觉醒和国民素质再锻造,推动文化启蒙运动走上历史舞台。五四新文化启蒙思想家对传统伦常世界观的否定和批判,是中国人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标志着中华文化在现代转型中迈出了关键一步,为中华文化的开放发展、多元发展、繁荣发展扫除了最大的思想障碍。从救亡图存到建设文化强国,从文化启蒙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视角下反思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可以从历史轨迹中窥见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走向。

中国和平崛起文化战略的时代精神,更体现在中国文化结构的稳定性与流动性双重特质上。中国文化结构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是不同的,却互相依存;是对立的,却不互相排斥。从静态看,中华文化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既有黄河主干文化,又有长江主干文化,既有灿烂辉煌的杂糅儒释道的主体性中华文化,又有多姿多彩的区域性地方文化。这种多样性文化结构必然具有相对稳定性。从动态看,中华文化在多样中存在,在流动中发展。流动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品性。流动意味着丰富与多样,不同性状的多样性流动文化基因,给中华文化发展提供了活力与新的可能。

仅有文化的时间纵向流动不能说明中华文化兴盛不衰的原因,文化还有空间横向的流动性。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3多亿人口,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文复杂的中国,文化的流动理所当然丰富多彩、蓬勃兴旺。确认文化流动的重要性,为文化的纵横流动创造日益广阔的空间,使流动的文化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生根壮大,同时利用各种各样的制度保障文化流动的渠道,过滤文化流动中带来的杂质,唤醒沉睡中富有生机活力的传统文化优秀基因,应该成为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战略选择。如果这种文化战略选择极大地带动了中华文化的流动,增强了中华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培育了中国文化结构中新的文化因子,加固了文化的稳定性,那么这种文化战略选择就因应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文化特性和内在需要。

今天又到了新的历史时代。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畅谈“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极大地凝聚了全国人民的共识,振奋了民族精神,也由此揭开了中华民族一段更为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这个梦想的背后,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蕴藏着近代以来中国人传承的“家国情怀”,是中华文明稳定性的又一次延续,也是“旧邦维新”的新的探索与奋斗。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杨丽娜、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