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行政学院副巡视员、经济学博士胡敏(资料图)
人民网北京1月20日电 (万鹏)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一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文件紧紧围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突出强调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就此,记者专访了国家行政学院副巡视员、经济学博士胡敏。
胡敏指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1月19日晚一经新华社全文发布,即引起各界广泛关注。在今年被认为是新一轮改革启动年的重要年份,这份仍然以“三农”问题开篇的一号文件将主题定格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应当是题中之义。
胡敏谈到,通读9500多字、8大部分、33个“三农”问题改革重点的这份一号文件,一个重要感觉,就是充分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的精髓和要义,即“全面”、“深化”、“改革”的宗旨,也可以说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纲领在农村改革领域的的集中体现。它不仅自然承接了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前面十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的思想脉络,体现了对去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精神要领和工作部署在农村工作层面的具体落实,更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于破解当前“三农”工作全部现实矛盾和问题,面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农村改革总的纲领。
胡敏认为,全文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概述起来集中表现出三个亮点。
一是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的农村改革思路和政策框架体现了对当前“三农”工作问题的全覆盖,集中表现出对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一号文件的八个部分从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入手,进一步涉及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乡村治理机制等关键环节,对新时期努力协调好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结合、良性互动这一根本矛盾进行了总体设计和制度安排。文件明确提出了“三个导向”和“四个关系”的总的改革架构和基本原则,指出“要以解决好地怎么种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以解决好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以满足吃得好吃得安全为导向大力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充分立足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国情这个最大现实,明确了在现有耕地基础、现有粮食生产供给能力、现有农村经营模式和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如何解决好农产品“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这个农业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既要立足国情农情,又要顺应时代要求,处理好“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这样四个基本关系。这样,我们解决当今中国的“三农”发展问题,不仅有了明确方向和目标,又有了切实的现实抓手;既立足了当前,也着眼了长远;既鼓励了探索创新,又能坚守基本的底线,强调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这就比较好地把握住了农村改革的方向和节奏,妥善处理了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关新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相关专题 |
· 胡敏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