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在世界舞台上把中华文化讲清楚

——尼山论坛组委会座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2014年01月27日08:35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在世界舞台上把中华文化讲清楚——尼山论坛组委会座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视察孔子研究院发表的重要讲话,是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宣示,是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重要文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赋予我们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过程中意义深远。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步伐,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与本报于2014年1月16日在北京共同举办了“尼山论坛发起五周年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大会由尼山论坛组委会主席许嘉璐先生主持。本报以综述方式对座谈内容予以报道,敬请关注。

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

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需要从哲学和思想的高度来加以引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在对大会发言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详细阐发了中华文化宇宙观和人生观的独特魅力和普遍价值。

许嘉璐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中央关于引领社会主义新文化发展的思想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清晰。概括起来说,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必须继承、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当然儒释道是主干,但在儒释道三家中,儒家又是中坚力量。第二,一定要有创新性的发展,对传统文化有扬有弃,创造中华新文化。第三,我们13亿中国人都应成为展现、传播中华文化魅力的主体。这三点都是有方向性的。第四,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重要的、核心的、急需的,与今后的社会发展、增强国力最密切相关的是道德。

中华民族的道德观直接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追求。这种追求是源于万千年的生活、生产的经验,在历史长河中逐渐认识、发展、完善、总结出来的。谈到价值,既有个人的价值,又有社会的价值。中华民族的社会价值就是稳定、和谐、生生不息、允执厥中,也就是中庸之道。个人的价值概括起来说就是仁义礼智,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伦理观。仁义礼智,其核心是仁,而义、礼、智、信、忠等等,都是仁在不同领域里所体现的重新命名。仁的精神要求推己及人,再扩展到推人及物,这是非常博大的。如果论证起来,它的必要性就是非此不“和”,离开这条路走别的路一定是不能和谐的,因而就不能生生不息。世界几个古代的大文明都中断了,就是缺乏生生不息。只有中华文明人种没变、文化没断。这是世界的奇迹,必有其理。中国人认为人性善,历代主流学者、民间观念都对人性善坚信不疑,这就是我们深厚的历史渊源,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伦理观、价值观提供了可能性。当然很多人认为,人性善也是一种假设,其实人生出来没有善恶之分。但是我们这种假设和西方一神论的预设有根本不同,它是着眼于人的,是对人生的肯定、对人自身的赞赏,所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人生观,是积极乐观的,深沉入世的,是以人为本的。西方哲学上千年来所不断反复讨论的所谓存有、存在的意义,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存在与意义无不都指向人、人生和人群,人群就是社会。

中国人的伦理观、价值观,根植于自己独特的宇宙观和世界观。中国人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的。宋儒张载说“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身心、天地、宇宙是一气贯通的整体。大家常用的“民胞物与”,就是浓缩张载的话而形成的,意思是天下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世上所有的万物都是我的朋友。正是因为天人合一,所以我们悟到和而不同,所以我们的文化有包容精神,甚至出现了宋元以来的三教融通的局面。真正的儒家文化,乃至儒释道文化,它的核心价值是跨越国度的、跨越时空的,具有永恒的魅力。

要想开掘研究好传统文化,而且要创造性的转化、创新性的发展,那就必须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提高到形上的高度。中国的形上学在宋代达到高峰,可是我们的形上学从来不是一个职业,不是一个狭小的专业性的学问,研究了形上,还要回到人间。孔夫子说“下学而上达”,我领会就是从现象界最后走到形上界认识它的根本规律。我想添一句,叫“上达而下潜”,也就是从形上要回到人间指导人间的生活。而我们这种“下学而上达”,以及“上达而下潜”,长时间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因,这种基因应该说潜藏在、隐伏在13亿人每个人的心里。因此我们的任务就一个——“上学而下潜”,不带宗教色彩地去唤醒这些基因,培育这些基因。

中华文化接下来必须走出去,这既是中国的需要,也是世界的需要,现在也是最好的契机。西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中国的智慧不但可以解决社会的问题,更根本的是它解决人心的问题,社会的问题是人心问题的反射。而且西方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举出越来越多的例子证明当今西方科技最新发展获得的成果,常常与中国古老的哲学和理念暗合。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当下、关注世界、关注未来。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常雪梅)
相关专题
· 热点·视点·观点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