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 冯仲平(万鹏 摄)
[主持人]:贾教授跟我们分享了中欧文明观,这也是3月17号习近平主席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一次演讲,这次演讲中他提出了中国的世界闻名观。刚刚贾教授也说到,他在演讲当中强调,文明是多彩的、包容的、平等的,所以我们也想请冯教授跟我们谈一谈,习近平主席这次对于文明遗迹文明的交流互鉴的论述,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
[冯仲平]:这里面有这么一个大的背景。冷战时期,世界是怎么分的,就是两种力量、两个阵营全面对抗、全面抗衡,军事对峙、意识形态对抗、经济上互不往来,这就是冷战,一方是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一方是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冷战结束以后,苏联解体以后,这就面临着一个未来的世界的秩序问题。这时候我们必须提到两个人,这两个人着着急急的,冷战一结束,柏林墙一垮,就要对世界做一个预判,这两个人都是美国人,一个是美国的富山,富山是日译,美国学者,他提的一个观点叫历史终结论,就是说,意识形态冷战这些对抗都没有了,历史终结了,西方大获全胜,这是富山的观点,他对未来世界的一个判断,我们现在看都错了。另外一个老先生是哈佛大学的亨廷顿,他对未来世界怎么判断的?他说意识形态的这些对抗确实是没有了,制度之间对抗,今后是文明、宗教、基督教、儒教、伊斯兰教,这些宗教之间以及他们相关的文明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今后将主导世界。这种论调、观点和看法会引起人们很大的关注。因为人们都想知道,今后世界是个什么样子。9.11事件发生以后,大家都说,亨廷顿的预言验证了,实现了。亨廷顿自己都说没有,我不是这个观点,他坚决不认为9.11就是按照他这个真正的文明冲突来了。但是他这种主张看法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我感觉,21世纪的世界,冷战结束以后的后冷战的世界,确实有一个秩序的问题。这个秩序有政治、有经济、有各个方面,但是,其实也有个世界文明的秩序。而且我刚才讲了,文明秩序对于世界的发展、和平影响特别大。像宗教之间、文明之间的冲突,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影响。习主席在这样一个高点上,利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个平台是非常之好的,讲这些问题,因为它是联合国成员国最多的一个机构,它没有设在纽约,设在巴黎,教育、科学、文化,是不是非常好的平台。习主席第一次,中国领导人、国家元首第一次去这个地方谈一谈我们怎么看未来21世纪,我们为什么不同意亨廷顿,为什么不同意其他人的观点。他精彩的地方就是讲了文明是多样的、多彩的,然后是讲他们之间是平等的,有平等,所以我们要相互包容,还要借鉴。这个思想,我觉得用非常朴实的语言,充满了智慧和至理,有力地回应了国际上关于文明冲突的看法,同时也向世人,利用这个地方,实际上是向全世界彰显了、宣示了我们中国对世界文明秩序的一个看法。
[主持人]:习主席在这次演讲当中还说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可能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如果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看,贾教授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保持自身文化的定力和耐力?
[贾文华]:有关于保持我们自身文化定力与耐力的问题,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可能也很难有比较准确的答案的问题。但是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来判断,我们还是能够做出一些,比如说一些基本的界定,或者是一个预判。比如说,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我们能够得出的一个经验、一个看法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强大,实际上都需要立足于物质力和精神力的统协发展和相互支撑。当然物质力这个一般比较好理解,经济的。而精神力量涵盖的内容虽然相对比较多,但是,其中这种文化的感染力可能是最为主要的构成部分。我们还是以美国为例,我们平常看到的可能更多的是它的游弋于世界各大洋的航母编队,而且几乎遍及全球各主要战略的军事基地。但是同时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你稍微细心关注一下,你就会发现,美国人的文化力,他的科技力,你几乎在什么地方,在任何一个角落,可能都有所感知。比如说我们网上所盛传的薯片、影片、芯片这三片说,它实际上就是美国软实力包括文化力的一个写照和一个基本的概括。薯片代表的是它的生活方式的感召力、感染力。影片是美国对外文化输出的主要载体与手段,而芯片则是一个美国科技引领力的一个比较集约的精确的概括。实际上软硬实力统协发展,而要注重我们自身的文化定力或者文化力的发展,这个可以说,在其他的国家也是能够明确地能够看得到的。
[贾文华]:网友们如果翻看过原来的我们的中国历史教科书,我们就会看到,当年19世纪-20世纪前半期的大英帝国,当时令世界各国最恐惧的是它的坚船利炮,事实上强盛时期的英国对世界影响远不止于此,它可能影响、重构、引导了世界政治、文化、价值观念甚至生活方式的一些变化。记得我很小的时候,火柴叫洋火,我估计冯老师山西人这个年龄也应该知道,鸦片叫洋烟,水果糖叫洋糖,还有洋灰,当时曾经深入我们生活今天看来比较怪诞的观念、概念或者名称,有一些可能留有日本在华扩张的影子,但是我个人觉得它的原发地还是经历过工业革命的英国,英美到底如何来促成他们文化的这种发展,我想途径、手段不同时期、不同条件肯定不一样,我们没有办法一一总结出来,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始终来注重本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这种认知感、归属感以及他的自豪感,甚至他传承疏散的使命感,这大概是我们需要借鉴的东西。我想,中国真正想走向全盛,离开文化力的建构,那是不可想象的。
[主持人]:谢谢贾教授。这次习主席的出行正值中法建交50周年,他在50周年纪念大会上有这样一个形象比喻,他说当今中国是一个和平、可亲、文明的狮子。冯教授您觉得为什么习主席要把中国比喻成狮子,他这个有什么样的内涵在里面?
[冯仲平]:我们和欧洲人打交道,我觉得有两点特别重要,特别是传递我们的思想、理念,让别人能够受到影响,这实际上是富有挑战的事情。但是,我觉得,习主席这次有两个特点,第一个,他敢于直面问题。就是说,别人都在想这件事情,大家可能在心里想,没有说出来,都在想这个事情,我觉得他敢于直接去碰它。第二个,这次习主席去欧洲整个行程下来,所有的演讲和文章,没有一句空话。我觉得这是特别能够保证这次整个对欧的公关,成功的两点特别重要的因素。直面问题,就是你刚才谈的这个狮子论,包括中国的军费开支,在德国,等等这些问题。包括我们南海问题的政策。所有欧洲人心里都在想,都想问这样的问题,你去跟他讲了,回答你刚才这个问题,狮子的问题,因为这是法国人的发明,拿破仑的发明,但是也有法国人说拿破仑从来没说过这个话,没有找到任何出处说拿破仑在哪说的,但是全世界都说拿破仑说的,也就是拿破仑说的,200年前说他说过那么一句话,是睡狮,中国沉睡过去了,你不能把它吵醒,醒来以后,世界会为之发抖。这个故事是这么讲的。这个故事挺可怕的。大家觉得你就是个威胁,都要绕着你走,不能大声说话。我觉得习主席就是要利用你们这个故事。但是我告诉你,我不是那么可怕的狮子。这个事情,说实话,好多人觉得,能把我们比作狮子吗?因为现在很多人说狮子哪有和平、可敬的狮子。我就看到法国一个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叫高敬文(音),他在法国当了很多年的研究人员,现在是香港浸会大学国际政治系的主任,他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反问了一句,他说他也可能到时候在现场,他说你们见过可亲、可敬、和平的狮子吗?显然他不接受这个看法。但是同时我又看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我认识她,中文讲得非常好,这次习主席去访问,她也在场,她说我也感到刚开始说这个狮子惊讶了一下,但是立刻想了一下,在中国很多建筑面前都有两只可亲可爱的狮子,她说狮子不都是凶猛的,所以她说,习主席用这个可敬、文明、可爱的、和平的狮子是有中国文化的。我个人也在想,这就是我们借用人们熟悉的这么一个典故,来表示说,你们说我们确实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一种狮子,当然他整个演讲过程中讲为什么我们是和平的、文明的、可敬的狮子。
[主持人]:习主席比喻成狮子,是想向展示中国的一种形象。
[冯仲平]:他借用西方的说法。拿破仑有这样一个说法,有这样一个概念了,我借用这样一个概念,这样更能让人听懂吗?但是我讲的故事不是拿破仑的故事。我讲的是我中国,我要想表达的一种看法。
[主持人]:他在柏林发表重要讲话的时候,他其实也说到一点,强调中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个必然性。您觉得为什么习主席要强调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样一条必然选择?
[冯仲平]:这是一脉相承的。我觉得这也是西方人,很多欧洲国家的人,也很关心的一个问题。他们有他们的历史,有他们的一些理论的逻辑性,认为一个国家逢强必霸,认为中国不可能走和平发展道路,这里面有一些是不怀好心的人,你怎么讲他也不相信。但是我觉得还是有很多人不了解中国,对中国的历史,对中国现实,对中国的未来,他不清楚。所以,他有这方面的各种各样的疑问和疑虑。习主席去回答这个问题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这里面有两点看法,第一,所谓的必然性,我觉得特别要讲一点,就是我们中国30多年,我们的改革开放给了我们和平发展的自信。我们1978年前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今天我们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国家,世人是非常清楚的,我们中国人也非常清楚。这里面我们取得这个成功,我们有什么要决呢?有什么秘诀呢?我觉得就是四个字,我们采取了和平发展。我们找到这么一条好的道路,为什么要把它改变掉?我们这条和平发展道路,意味着我们国内要和谐,国际要和平,只要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我们才能和平发展。所以我们就会尽力地在国内实现和谐、国际上实现和平,这就是我们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当然,也有国际上反面的例子,也有我们历史上自己正能量的东西在起作用。国际上反面的例子是什么?你看看德国二战是怎么回事,二战前,它就是不寻求和平发展道路。日本二战前,也是走的侵略扩张的道路,不是和平发展的道路。战后,1945年之后,德国选择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日本,我觉得今天,为什么人们对日本这么担忧呢?就是人们很多人担忧日本安倍这届政府可能是不是要偏离战后他走的这条道路。所以引起了人们的警惕。中国从自己的文化传统方面讲,我觉得我们中国人文化血脉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和为贵,这些东西汇聚在一起,我觉得中国不走和平发展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
相关专题 |
· 学习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