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理论期刊>>《中国发展观察》>>每期精选

自主创新的安徽探索【2】

 

2016年07月05日15:28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原标题:自主创新的安徽探索

发挥专业化分工和要素集聚的优势,在全面创新中孕育“安徽经验”

为什么“要素在区域间重新优化配置”,可以带来显著的生产率提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部研究员宣晓伟认为,这根本源于“专业化分工、市场一体化和集聚”的效应。专业化分工不仅直接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间接导致了相关机器和技术的需求。专业化分工把“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生产率增加”和“规模报酬递增”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现代经济增长最为核心的原因之一。

安徽的专业化分工和集聚效应明显,它集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数量仅次于北京,科技实力位于全国中游。安徽作为科技大省,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近年来,安徽还涌现了奇瑞、海螺、马钢等一批有特色的创新企业,以及中科大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兴高技术企业。在前不久举行的2016北京国际车展上,江淮汽车向市场投放了其最新一代电动汽车产品iEV6S。未来5年至10年,新能源汽车将逐步占据30%以上的销量比重。届时,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将发展成为千亿元级的大产业。

2015年,安徽省出台了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部署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等十大工程,其中牵动性的一项,就是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首批14个基地已经授牌并正在加快建设,涵盖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型显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到去年年底,14个基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82.7亿元、增长19.7%,完成投资630.9亿元、增长31.2%。他们围绕创造更有质量和效率的新供给,打结构性改革这张“牌”。安徽省资源型产业比重较高,钢铁煤炭行业脱困发展任务艰巨,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不少,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十分紧迫。

今年年初,安徽省出台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意见,积极夯实创新创业载体、开拓创新创业途径、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促进金融与创新创业结合、落实财税扶持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到目前,安徽省备案的科技企业孵化器109家,比去年年底新增13家。建成并备案的众创空间29家,创业团队1520个。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36.3%提高到38.7%。

与此同时,安徽省加快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的步伐,目前该省高新技术企业3157家,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922家,百亿元以上的九家。说到专业化,科大讯飞就是通过源头技术不断创新,做大做强中国语音产业,保持源头技术国际领先。通过自主技术平台,形成产业集群,真正把安徽打造成“中国声谷”,形成以科大讯飞为核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在中国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新能源发电行业是全球正在兴起的新兴行业,2015年,阳光电源公司的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达8GW,位居全球第一,综合实力居全球新能源发电行业的领先行列。

习近平总书记4月26日在安徽省调研时说,安徽作为科技大省,中国科技大学作为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这些年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值得肯定。他还就加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等方面对安徽做出了重要指示。

安徽合芜蚌试验区结合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区域布局,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高端人才与“双创”结合的重要平台、新产业新业态集聚带,培育了新的增长点,在升级发展上探索了鲜活的经验。

抓住“全创改”机遇,到2020年力争建成创新型省份

2015年9月份,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以下称“全创改”),有京津冀、上海、广东、安徽、四川、武汉、西安、沈阳等八个区域为改革试验区域,担负起先行先试的重任。

“这次‘全创改’,不同于原来试验区强调技术创新、科技创新,试验区面宽,是全面改革创新的试点。”吕薇说,“全创改”重点是在区域层面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投融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改革探索,以改革促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要实现这一任务,一方面需要“全创改”试验区针对本地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相关改革上积极探索、重点突破、形成特色。另一方面也需要国家层面各个部门积极配合,大胆授权,勇于创新。

“所有的技术创新背后都是体制创新,没有体制创新就实现不了科技创新”。为了进一步抓住“全创改”的机遇,安徽实施“两个战略定位”,即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其中在建设科学中心方面,主要是发挥合肥地区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多出原创性成果;推进“三大建设任务”,即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建立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体系,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构建“新机制”即探索建立企业创新活力激发、创新人才集聚、高校院所源头创新、金融服务自主创新、高层次开放合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军民深度融合以及政府创新管理新机制。聚焦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先行先试改革,例如在科技奖励补助方式、科技成果“三权”管理改革、高端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含金量较高的政策,包括将按不低于收益70%的标准,奖励给科技成果转化中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和团队,对引进的海内外科技创新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资助等,构建起良好的创新生态。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副部长马名杰看来,“全创改”要求每项改革试验任务在一年内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时间相当紧迫,需要地方选准突破口,抓紧推进和落实,真正探索出一条对全国有示范作用的创新发展之路。他建议,国家要以区域创新体系改革为突破口,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作为被列入国家首批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安徽又面临一次历史机遇。根据规划,通过三年改革创新,安徽省将在主体地位培育、创新者活力激发、高效科研体系构建、扩大开放、金融创新、创新创业环境营造、“互联网+”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改革成果,破解企业创新地位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资源分布不合理、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不顺畅、激励机制不科学、开放合作层次不高、创新人才制度不健全、投融资体制不完善、信息资源不共享等瓶颈问题。到2020年,安徽将基本形成适应创新驱动的制度环境,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格局,建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创新型省份。(记者 原松华)

上一页
(责编:沈王一、谢磊)
相关专题
· 《中国发展观察》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