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 理論 >>
肩負起建設“美麗中國”的歷史使命
來潔
2012年12月02日08:39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二、建設“美麗中國”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

  10年來,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節能減排,開展了大規模的生態工程,推進了大規模的重點污染治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

  首先,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最新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地表水國控斷面中,劣Ⅴ類水質斷面佔12.6%,與2002年相比,降低22.3個百分點。通過加強大氣污染治理,空氣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顯著下降,城市裡的藍天越來越多﹔通過開展退耕還林等重點林業工程,我國森林覆蓋率持續增長,6168萬公頃的人工林面積居世界首位,造型優美的綠地和綿延不絕的綠道也給人們生活增添了更多綠色。

  其次,節能減排成效顯著,經濟結構更加綠色。“十一五”期間,節能減排首次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約束性指標,《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將約束性指標擴大到4項,要求到2015年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16%,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減少10%。為實現減排目標,我國建立了嚴格的環境准入制度,提高了火電、鋼鐵、水泥等高污染、高排放行業環境准入門檻,頒布實施清潔生產標准,建立落后產能淘汰機制,實施經濟補償政策,依法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過去6年間,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21%。

  第三,在全國范圍內初步形成梯次推進的生態文明建設格局。東部沿海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已全面展開,自北向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已連成一片﹔中西部生態文明建設也開始有益的探索。

  雖然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積極成效,但是任務仍然十分艱巨。首先,我國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形勢十分嚴峻,資源與環境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最大瓶頸。以水資源為例,我國水資源短缺、粗放利用等問題十分突出。我國人均水資源量2100立方米,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28%,而粗放的利用方式導致每立方米水的GDP產出隻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高達120立方米,是發達國家的3至4倍。因此,必須切實改變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的發展模式,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

  其次,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當前,人民群眾的溫飽需求、富裕需求、保障需求、文化需求正逐步得到滿足,對優良生態環境的需求越來越普遍和迫切。今年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加速出台,正是源自人民群眾對PM2.5的高度關注,也是我們黨對廣大人民群眾新期待的積極主動回應。因此,必須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確保社會穩定和諧。

  第三,追求綠色增長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在新的國際形勢下,建設生態文明有利於維護國家能源安全,也有利於我國搶佔下一輪國際競爭的制高點,贏得發展的主動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同時,也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涉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變革的戰略任務,是一個復雜而艱巨的社會工程,是一個漸進的歷史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工業革命以來,歐洲、美國、日本等都出現過嚴重的環境污染,倫敦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等無不暴露出工業文明發展的弊端。20世紀中后期,以人類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特征的生態文明理論開始形成,並逐漸成為世界各國的普遍追求,雖然生態保護不斷推進,但形勢依然嚴峻。我國現階段面臨的問題,是西方國家200多年工業化中出現問題的集中凸顯,處理起來難度很大。要轉變粗放的發展模式,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需要付出更加持久而艱苦的努力。

(責編:方蕊娟、謝磊)

相關專題
· 十八大報告解讀專題
· 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
48小時排行榜 48小時評論榜